專欄退出之爭

緊縮與擴張之爭

FT首席經濟評論員沃爾夫:是否應該實行緊縮,是激烈爭論的焦點。主張削減赤字的一方與主張推遲緊縮的一方是非曲直難辨,但有一點共識:這場辯論很重要。

緊縮還是不緊縮——在這個問題上,政策制定者已開始了改變自己的答案。他們這麼做是否正確?這是英國《金融時報》本週探討的議題,就像是上世紀30年代激烈討論的重演。如果支持緊縮的論點是正確的,那麼不實行緊縮,就會給一些全球最重要的國家帶來財政和金融衝擊。如果支持緊縮的論點是錯誤的,那麼決定緊縮就會危及復甦,可能還會觸發進一步的財政危機。

政策制定者怎麼想?20國集團(G20)多倫多峯會閉幕後發表的宣言稱:「在多個主要經濟體中同步的財政調整可能對復甦造成負面影響。在必要時未能加固復甦可能會破壞信心且阻礙成長。考慮到這一平衡,發達經濟體已承諾在2013年之前將赤字減半,並在2016年之前降低政府負債與國內生產毛額(GDP)的比率。」

上述辭令明顯比2009年9月匹茲堡峯會的宣言更謹慎。匹茲堡宣言大膽地宣稱:「我們今天承諾,在經濟實現持久復甦之前,將維持有力的政策應對措施。我們將採取行動,確保在恢復成長的同時,就業也能恢復成長。我們將避免過早退出刺激政策。與此同時,我們將著手準備退出策略,在時機合適的時候,以協調合作的方式,撤回我們異乎尋常的政策支持,信守我們對財政責任的承諾。」

您已閱讀22%(489字),剩餘78%(1757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馬丁•沃爾夫

馬丁•沃爾夫(Martin Wolf) 是英國《金融時報》副主編及首席經濟評論員。爲嘉獎他對財經新聞作出的傑出貢獻,沃爾夫於2000年榮獲大英帝國勳爵位勳章(CBE)。他是牛津大學納菲爾德學院客座研究員,並被授予劍橋大學聖體學院和牛津經濟政策研究院(Oxonia)院士,同時也是諾丁漢大學特約教授。自1999年和2006年以來,他分別擔任達佛斯(Davos)每年一度「世界經濟論壇」的特邀評委成員和國際傳媒委員會的成員。2006年7月他榮獲諾丁漢大學文學博士;在同年12月他又榮獲倫敦政治經濟學院科學(經濟)博士榮譽教授的稱號。

相關文章

相關話題

中東期待沙烏地阿拉伯制衡川普

阿拉伯國家希望穆罕默德王儲和美國當選總統川普的密切關係能夠緩和川普政府的中東政策。

投資者押注防務支出增加,Palantir成爲「川普交易」贏家之一

彼得•蒂爾創立的數據公司的最大客戶是美國政府,自川普本月當選以來,其市值增加了230億美元。

Lex專欄:成長來之不易,雀巢前景平淡

要實現其成長目標,這家瑞士集團需要增加行銷投資。

Lex專欄:便宜商品是沃爾瑪股價上漲的基礎

沃爾瑪通過吸引高收入顧客和增加其他收入來源,出色地應對了經濟不景氣和通膨帶來的挑戰。

Lex專欄:奢侈品品牌寄希望於自己的美國夢

奢侈品在美國越來越具有吸引力,可能爲該行業提供新的成長跑道。

諾和諾德準備下一代減肥藥的試驗結果

這家丹麥公司預計,最新數據將顯示CagriSema可在一年多的時間內減輕25%的體重。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