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流凱恩斯經濟學正面臨著最後的狂歡。歐巴馬政府去年倡導的全球財政刺激計劃即將被推翻,而否定它的正是去年表示支持的20國集團(G20)。在當前主權債務危機不斷蔓延的背景下,我們必須捨棄短視思維,轉而支持持續復甦所需的長期投資。
凱恩斯主義的刺激方案以四項可疑的命題爲前提:必須施行這種刺激方案,以防出現全球蕭條;短期財政刺激將啟用經濟;「能立即上馬的項目」能夠結合短期週期性與長期結構性議程;最後,無需擔心刺激方案所導致的公共債務迅速增加。這些命題得到普遍接受,足見減稅和增加支出在政治上永遠具有吸引力。
實際上,去年人人都把經濟大蕭條(Great Depression)掛在嘴邊是一種欠思考的行爲;政策制定者陷入了恐慌。機智的央行決策能夠(也會)阻止蕭條。而匆忙出臺刺激計劃,則是向幼稚的凱恩斯主義的大退步。相關事實是:過去10年來,美國、英國、愛爾蘭、西班牙及希臘等國一直過度借債,因此,2007年以後消費下降,並不是需要抑制的反常現象,而是必須接受的正常調整。
您已閱讀25%(428字),剩餘75%(1262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