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經濟學家

經濟學家將功補過

彼得森國際經濟研究所高級研究員薩勃拉曼尼亞:英國伊麗莎白女王尖銳地問道,爲何沒有一個人(尤其是經濟學家)預測到危機的來臨?

2008年,隨著全球金融危機的不斷發展,經濟學作爲一門學科、以及經濟學家作爲有用的政策實踐者的名譽,似乎在難以挽回地下降。伊麗莎白女王(Queen Elizabeth)捕捉到了這一情緒:她尖銳地問道,爲何沒有一個人(尤其是經濟學家)預測到危機的來臨。毫無疑問,儘管有少數幾個唱衰者正確預測了暗淡的前景,但整個經濟學界遭遇了慘敗。

此次失敗的代表人物,當然是兩位最舉足輕重的政策制定者——前美聯準(Fed)主席艾倫•葛林斯潘(Alan Greenspan)及其後任班•柏南奇(Ben Bernanke)。他們和許多其他專業人士,協力創造了一種信任制度,將市場的地位抬升到了不容質疑的高度。

但危機總會發生,並且,儘管它們存在令人沮喪的週期性,你還是無法預測它們爆發的時間、形式以及源頭。大多數危機——尤其是那些規模較大的危機——都是從未知角落躡手躡腳地向我們逼近。正如凱恩斯(Keynes)的至理名言所說:「不可避免之事從來不會發生。發生的總是那些意料之外的事情。」所以,如果經濟學在預防危機上的價值永遠是有限的(儘管我們希望它並不是根本不存在),或許,一個更公平也更現實的準繩應該是,其在指導人們應對危機方面的價值。就這一點而言,在一年過後,我們可以說,經濟學的價值是可圈可點的。

您已閱讀27%(538字),剩餘73%(1448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