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全球經濟

歷史總是驚人地相似

FT首席經濟評論員馬丁•沃爾夫:與上世紀頭十年一樣,本世紀頭十年給人一種「末日」之感:以美國爲首的西方霸權,已有沒落之兆。

唯一真正全球性的強國在迅速地相對衰落。不久前,它贏得了一場殖民主義戰爭,但爲此付出了慘重代價。新的強國正在崛起。一場軍備競賽已經拉開,在不發達地區的市場和資源競爭也已開始。然而,人們仍然堅信,自由貿易和自由資本流動將會長盛不衰,這二者哺育了繁榮,在許多人看來,也促進了和平。

這是20世紀「頭十年」(noughties)末許多人對世界形勢的看法。然而,災難就在前方:一場世界大戰;共產主義革命;經濟大蕭條;法西斯主義;然後是又一場世界大戰。事實證明,建立在強國爭霸、帝國主義與自由市場基礎之上的世界秩序,無法提供和平與繁榮這種公共品。經過災難、冷戰以及美國取代英國成爲霸權國家,才重新實現了穩定。這進而推動了非殖民地化、空前的經濟擴張以及共產主義的失敗,並開闢了另一輪以市場爲導向的全球一體化時期。

「歷史不會重演,但總會驚人地相似,」據說馬克•吐溫(Mark Twain)曾如是說。如今,21世紀頭十年與一個世紀前一樣,給人一種「政權末日」感。當時正在崛起的是美國、德國、俄羅斯和日本;如今則是中國和印度。當時爆發了布爾戰爭;如今是伊拉克戰爭和阿富汗戰爭。當時德國和英國展開軍備競賽;如今中國在擴張軍備。當時美國的保護主義破壞了自由貿易;如今美國和中國之間的衝突使我們無法解決氣候變化問題。當時美國是孤立主義者;如今中國及其它新興大國要求不受束縛的主權。

您已閱讀31%(574字),剩餘69%(1255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馬丁•沃爾夫

馬丁•沃爾夫(Martin Wolf) 是英國《金融時報》副主編及首席經濟評論員。爲嘉獎他對財經新聞作出的傑出貢獻,沃爾夫於2000年榮獲大英帝國勳爵位勳章(CBE)。他是牛津大學納菲爾德學院客座研究員,並被授予劍橋大學聖體學院和牛津經濟政策研究院(Oxonia)院士,同時也是諾丁漢大學特約教授。自1999年和2006年以來,他分別擔任達佛斯(Davos)每年一度「世界經濟論壇」的特邀評委成員和國際傳媒委員會的成員。2006年7月他榮獲諾丁漢大學文學博士;在同年12月他又榮獲倫敦政治經濟學院科學(經濟)博士榮譽教授的稱號。

相關文章

相關話題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