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經濟

英國政治家不應迴避的重大問題

FT首席經濟評論員沃爾夫:英國比它自己所想的更爲貧窮。因此應該如何分配這些虧損,才能儘可能減少對容易受傷的民衆和英國長期經濟前景的傷害?這是英國政界的重大問題,嚴肅的政治家不應迴避。

英國比自己所想的更加貧窮。這是關於此次危機的最重要事實。圍繞損失分配展開的鬥爭將是殘酷的。關於此次危機的第二重要的事實將令情況尤爲如此:它對公共財政產生了巨大影響。赤字達到了和平時期無可比擬的水準。

令人高興的是,大選看來會爲辯論提供一個絕佳的機會。它難道不是英國應該進行的辯論嗎?是的。英國會進行這種辯論嗎?不會。如果布朗連任,英國政府將會怎麼做?即使在先期預算報告公佈後,這個問題仍然沒有答案,就像丘吉爾(Churchill)描述史達林(Stalin)時期的俄羅斯那樣:「一個謎中謎,奧祕不可解」。

按照財政部當前的預測,英國經濟活動將在2012年恢復到2008年時的水準。4年的預期成長將會消失殆盡。在上週公佈的先期預算報告裏,財政部預計明年的成長率爲1.25%,2011年和2012年成長3.5%,隨後在2013年和2014年成長3.25%。假設2015年以後的成長率保持在3.25%,那麼要到2031年,經濟規模才能與1998年至2007年的趨勢延續下來的水準相當。累計產值損失將達到2007年國內生產毛額(GDP)的160%。如果2014年以後,英國經濟保持2008年前的趨勢成長率,那麼到2030年,GDP損失將幾乎是2007年的3倍(見圖表)。很有可能還會出現更糟糕的情況。

您已閱讀26%(543字),剩餘74%(1545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