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的第二個週末,一羣非常傑出的經濟學家匯聚一堂,參加了由喬治•索羅斯(George Soros)倡議的新經濟思維研究所(Institute for New Economic Thinking)創立大會。面對最近這場危機中經濟學的失敗之處,他們捫心自問。失敗在兩個領域最爲明顯:現代金融經濟學的基石——效率市場假說的失效,以及近代宏觀經濟學理論的無用。
效率市場假說的核心思想是,價格是估算資產潛在價值的最佳表現形式。這個論點最近遭遇重創。美國房地產泡沫促成了貨幣市場的繁榮與蕭條。在泡沫之前,「新經濟」一敗塗地,而長期資本管理公司(Long-Term Capital Management)也幾近崩潰,這家對沖基金從一開始就是金融經濟學複雜性的最佳例證。
而當前高等經濟學中教授的宏觀經濟學大體上是基於一種名爲動態隨機一般均衡(DSGE)的分析模式。這個乏味的名字本身就洩漏了天機:理論家們大多是在自說自話。在預測危機、分析危機進展和提供應對措施建議方面,他們的理論幾乎一無是處。
您已閱讀33%(439字),剩餘67%(883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