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車的時候產生埋怨,還只是自己跟自己慪氣。雙方合作的時候如果不注意克服「損失厭惡」心理的影響,往往就會壞事。
做生意講究合作,做研究也講究合作。一件事情,任何一方單獨去做,都沒有辦法做成,雙方合作卻做成了,這是多麼好的事情。可見,合作本來是互利的,共贏的。可是環顧四周,合作成功以後,雙方吵架分手的情況也並不罕見,甚至有「不合作還好,合作卻合成了冤家」的情況。爲什麼本來是互利雙贏的合作,卻誘發雙方成爲冤家呢?這在很大程度上,也是上次我給大家說的「損失厭惡」心理在作怪,因爲自己付出去的努力或者代價,自己總是記得非常清楚,合作對方付出的努力給自己帶來的好處,固然也很享受,但總不是那麼在意,總是顯得評價不足。
所以,我勸大家在與別人合作的時候,警惕「損失厭惡」心理的影響,大方一些,對合作對方的貢獻不吝真正由衷的讚美,由衷地認識如果沒有對方的參與,不會做得那麼好,這樣才能「可持續地」享受合作給雙方帶來的好處。要是這個問題處理不好,哪怕李政道楊振寧這樣偉大的科學家,都會墜入「合作合成了冤家」的境地。
您已閱讀29%(448字),剩餘71%(1117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