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經濟

高房價拖累中國經濟發展

FT中文網特約撰稿人沈曉傑:中國的高房價嚴重壓抑了住房消費及中國經濟的正常發展,使中國房市成爲投機者和炒房客的最大賭場,中國式的次貸危機「呼之欲出」;高房價也大大拉低了社會的消費率,使中國經濟發展形成越來越大的結構性缺陷。

中國的住房政策和房地產市場的導向,似乎又到了一個轉折的關鍵點。2009年全國衆多大中城市房價40—50%的暴漲,不僅使開發商從來沒有像今天這樣被越來越多的民衆視爲「人民公敵」,而且也使現有的中國房改政從來沒有人像今天這樣受到社會廣泛的質疑。不僅再次房改的呼聲日盛,而且在先前召開的不少地方兩會上,也紛紛傳出衆多地方政府將「強化政府職能」和「擴大保障房建設」,以減少和改變開發商對房地產市場的壟斷。

由官方的人民網和用戶量最大的騰訊網進行的一項旨在把「百姓的聲音更好地傳遞」到全國兩會的「最關注的十大熱點調查」,很能說明公衆對當今房市現狀的不滿程度。網民對當前房地產市場的不滿(調控房價和依法拆遷),加起來甚至遠超過中國社會反映最強烈的「反腐倡廉」和「貧富差距」。實際上,公衆的這種不滿,也早已傳導到中國的最高層。去年12月中旬以來國務院下發的一道道調控房市的「令箭」,從某種程度上來說,更像是總理溫家寶將在全國兩會「政府工作報告」中,就房地產市場給公衆「一個說法」拉開序幕。

可以說,目前又到了一個中國住房政策博弈的「關鍵點」。在這樣的「敏感期」,平時十分擅長操控媒體輿論,甚至對政府房地產政策經常發揮「決定性影響」開發商集團,當然不會「袖手旁觀」。據說,一位有名的房地產商最近曾表示:要保八就不能把GDP打下去,要提高GDP就必須穩住高價房的房地產市場,繼續提高房價。

您已閱讀14%(583字),剩餘86%(3590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