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者來信

「國進民退」背後的中國國企公營化

讀者Johnnyyu:中國國企改革一路走來,其方向和路徑是非常模糊的,不進行長期的跟蹤,不對國外現代經濟發展進行跟蹤,並進行兩者的比較研究,是不可能得出脈絡清晰的結論的。

FT中文網編輯:

首先感謝你們對我的跟帖「關於『國進民退'和『中國模式'的討論缺少不同的聲音」的重視。它被作爲讀者觀點貼出後,引來許多跟帖,現在又看到林涵先生的來信。有意思。

我看《金融時報》快20年了。一開始在美國訂紙介的,後來訂網路版,有了免費中文版當然就不想花錢了。這麼長時間堅持看,是因爲它有兩個特點值得這樣:一是它的宏觀分析比《華爾街日報》多。二是專業、嚴謹,觀點鮮明,不隨波逐流。1993年後,《商業週刊》提出新經濟觀點,後來,《金融時報》和《經濟學家》是兩個主要有過質疑和爭辯的媒體,我們在美國股市的投資最終大賺,採信《金融時報》觀點也是原因之一。

您已閱讀6%(279字),剩餘94%(4179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