貨幣政策制定者們夢想能像電影《森林王子》(Jungle Book)中的蟒蛇Kaa一樣收緊政策。他們表面承諾維護成長,麻痺著普通老百姓,暗地裏卻開始撤出各種扶持措施。這樣,在沒人意識到銀根真的已經開始收緊時,政策當局就已經牢牢控制了通膨。
當然,在現實世界中,情況從來不是如此。以中國爲例。中國的政策制定者仍然宣稱,經濟復甦「基礎不穩固」,各銀行目前仍未恢復實施自2008年11月解除的放貸額度。新年伊始,中國央行(People's Bank of China)已採取了兩項重要舉措——提高3月期和1年期央票利率——以吸收過多的流動性。接著,央行宣佈上調存款準備金率,這是自2008年12月以來央行首次動用三大關鍵政策工具之一(其它兩項是貸款利率和存款利率)。從今日起,將要求大型商業銀行把存在央行的準備金率從14.5%上調至15%。這些舉措都沒有讓本土投資者感到喫驚。衡量投資者擔憂情緒的風向標——上證綜指——今年以來的跌幅不到1%。
更嚴厲的舉措無疑箭在弦上。正如高盛(Goldman Sachs)所指出的,中國的商業銀行會主動將存款準備金保持在超過規定至少3%的水準。2006年和2007年,中國央行多次上調存款準備金率,但通膨率一直到2008年2月之前都在攀升。如今,過度繁榮的跡象隨處可見。去年12月,住宅和商用房地產價格增幅創下了18個月之最,而外國直接投資也較1年前水準翻了一番以上。此外,銀行仍在不斷放貸。新年第一週新增貸款6000億元人民幣,較去年8000億元人民幣的月平均水準相去不遠。將於週四發佈的第四季度國內生產毛額(GDP)數據,可能會預示更令人痛苦的緊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