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遠觀中國

中國一直在「補貼」西方?

FT中文網專欄作家魏城:乍一聽,你會覺得不可思議:人均GDP遠遠低於西方的中國,物價卻比人家貴。但在很多情況下,這的確是事實。

前些日子,我翻閱一份英國報紙,看到一幅大照片,畫面是相當於倫敦「王府井」的牛津街的商場購物人流,照片說明稱英國消費者重返商店顯示金融危機可能即將觸底云云,但仔細端詳,我卻發現人流中有許多華人模樣的臉龐,再認真研究,更覺得這些人的穿著打扮像是中國大陸人。

後來,我先後與幾位英國華裔朋友談起此事,他們一口咬定:「沒錯,這些人肯定是從中國大陸來的!」他們還補充說,他們在中國的朋友熟人中,就有許多人借出差或旅遊之機,轉戰倫敦各大商場,爲英國經濟走出衰退「做貢獻」。

最近讀了中國財經評論家時寒冰的部落格,發現中國消費者也在爲美國經濟重歸繁榮「做貢獻」。時寒冰最近去了一趟美國,他在部落格中寫道,他在洛杉磯曾經「遇到一羣中國去的遊客,購物之多可用瘋狂來形容。在一個賣箱包的商店,幾乎每個從中國去的人都買兩個以上的箱子,因爲,他們要裝下所買的商品。他們一邊挑選商品一邊驚詫著:『這裏的東西怎麼會比國內便宜這麼多?!'我可以聽出他們心中的不平衡。」

您已閱讀16%(415字),剩餘84%(2254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遠觀中國

身在海外,遠觀中國,雖屬無奈,但也落得一個獨特的「距離感」,也許觀感更爲冷靜、客觀。 作者魏城,1959年出生於中國北京,1992年移居加拿大,1998年移居英國。先後在《中國青年報》、《星島日報》加拿大版、英國廣播公司工作,現任英國《金融時報》中文網資深記者、專欄作家。

相關文章

相關話題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