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資本主義的未來

重建資本主義道德

格雷欣商學教授科斯塔:金融危機爆發以來,我們重點對資本金、股本和結構上的漏洞進行補救。但是否忽視了更爲重要的問題?

資本主義的道德基石已經鬆動。自金融危機爆發以來,我們重點對資本、股本和結構方面的漏洞進行了補救。這些努力當然是必要的。但更爲重要的是,我們應該解決造成此次危機的真正根源——道德和人文精神的缺失。如果我們不爲經濟行爲重新確立健全的道德準則,那麼我們註定會重蹈覆轍。

近些年來,金融業已經忘記、或者忽略了一個事實,即它自身的角色是從屬者,而非主導者。讓市場做主曾是我們這個時代的道德觀。我們逐漸認同了市場,但卻忽視了這一道德觀的真正目的:使我們能夠履行一種責任,這是由於共同的人性對更廣泛人羣欠下的責任。金融家們憑空創造了信貸,卻迴避了作爲創造者的責任。

但是,我仍然堅信,資本主義是我們所知的、提高人們生活水準的最佳途徑。正因爲如此,財富創造纔是一項責任,企業才必須得到扶持,後一點正是英國影子財政大臣喬治•奧斯本(George Osborne)所強調的。整個社會也因此受益——只要單個企業都建立在被廣泛接受和認同的價值觀的基礎上。

您已閱讀27%(413字),剩餘73%(1129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