令人普遍感到意外的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國家,已展示出自己也是最靈活的國家之一。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在聯合國發表講話時表示,中國將降低碳排放強度,即單位經濟產出的二氧化碳排放量。過去幾個月,富國與窮國一直堅守自己的立場,不肯作出絲毫讓步,如今,胡錦濤可能正帶領世界走出僵局。
在《京都議定書》接近期滿之際,貌似不可調和的各種要求牽絆了有關新協定的談判。越來越多的溫室氣體排放源自窮國,中國剛超過美國,成爲全球最大的二氧化碳排放國。發達國家堅稱,窮國應參與全球氣候協定(美國在這方面的態度最爲頑固,中國未參與《京都議定書》成爲美國不批准該協定的藉口)。
發展中國家(尤以印度的聲音最爲刺耳)則拒絕作出有約束力的減排承諾,它們指出,大氣層中現有的二氧化碳大部分是富國排放的,這一點本身沒錯,但如果它意味著現已工業化的國家必須承擔起控制排放的全部責任,那將破壞任何全球協定。
您已閱讀44%(380字),剩餘56%(479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