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臥底經濟學家

美國爲9.11付出的代價

FT專欄作家哈福德:要計算9.11恐怖襲擊對美國造成的損失並非易事。分析各種報告的結論是:9.11對美國直接實體經濟影響比多數人預期要小。

8年前,當飛機撞上雙子塔的時候,我還壓根兒不是新聞工作者,而是一名住在倫敦的商業經濟學家。我的工作是觀察各種經濟事件,搞清楚其中可能的含意,以及接下來可能會發生什麼。除了每一個收看電視報導的人都有的震驚,我還感到了困惑。純粹的物質破壞和這麼多高技能人才喪生,似乎必然會擾亂美國經濟的正常運行——這也是奧薩馬•本•拉登(Osama bin Laden)所宣揚的目的之一。但由於近年來尚無先例,很難判斷其影響程度。

早期的估計數字顯示,人們認爲光是經濟損失可能就相當嚴重。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在襲擊事件發生3個月後發佈的《世界經濟展望》(World Economic Outlook)認爲,美國經濟蒙受的損失總計可能達到750億美元。也有人認爲經濟損失會更高。美國海軍研究生院(Naval Postgraduate School)教授羅伯特• E•盧尼(Robert E. Looney) 2002年估計,直接損失超過270億美元,但破壞造成的影響可能總計達5000億美元。紐約市審計署(New York City Comptroller's Office)進行的一項研究估計,2001年至2004年間,僅紐約市就會因襲擊造成580億美元的損失。

一些解決問題的嘗試可謂獨闢蹊徑。哈佛大學(Harvard)教授阿爾波特•阿拜迪(Alberto Abadie)和羅斯福大學(Roosevelt University)的索菲亞•德米西(Sofia Dermisi)在估計襲擊的一個後果時,將目光放在了芝加哥,而非紐約。畢竟,芝加哥並未遭破壞,也沒有享受到重建的繁榮。但作爲全美最高建築西爾斯大廈(Sears Tower)的所在地,芝加哥或許受到了精神打擊:它有可能成爲下一個襲擊目標。果不其然,與市內其它地區相比,西爾斯大廈與芝加哥另外兩幢著名的摩天大樓及其周邊建築的空置率出現了大幅攀升。

您已閱讀57%(792字),剩餘43%(591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臥底經濟學家

蒂姆•哈福德(Tim Harford)是英國《金融時報》的經濟學專欄作家,他撰寫兩個欄目:《親愛的經濟學家》和 《臥底經濟學家》。他寫過一本暢銷書也叫做《臥底經濟學家》,這本書已經被翻譯爲16種語言,他現在正在寫這本書的續集。哈福德也是BBC的一檔節目《相信我,我是經濟學家》(Trust Me, I’m an Economist)的主持人。他同妻子及兩個孩子一起住在倫敦。

相關文章

相關話題

中東期待沙烏地阿拉伯制衡川普

阿拉伯國家希望穆罕默德王儲和美國當選總統川普的密切關係能夠緩和川普政府的中東政策。

投資者押注防務支出增加,Palantir成爲「川普交易」贏家之一

彼得•蒂爾創立的數據公司的最大客戶是美國政府,自川普本月當選以來,其市值增加了230億美元。

Lex專欄:成長來之不易,雀巢前景平淡

要實現其成長目標,這家瑞士集團需要增加行銷投資。

Lex專欄:便宜商品是沃爾瑪股價上漲的基礎

沃爾瑪通過吸引高收入顧客和增加其他收入來源,出色地應對了經濟不景氣和通膨帶來的挑戰。

Lex專欄:奢侈品品牌寄希望於自己的美國夢

奢侈品在美國越來越具有吸引力,可能爲該行業提供新的成長跑道。

諾和諾德準備下一代減肥藥的試驗結果

這家丹麥公司預計,最新數據將顯示CagriSema可在一年多的時間內減輕25%的體重。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