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年前,當飛機撞上雙子塔的時候,我還壓根兒不是新聞工作者,而是一名住在倫敦的商業經濟學家。我的工作是觀察各種經濟事件,搞清楚其中可能的含意,以及接下來可能會發生什麼。除了每一個收看電視報導的人都有的震驚,我還感到了困惑。純粹的物質破壞和這麼多高技能人才喪生,似乎必然會擾亂美國經濟的正常運行——這也是奧薩馬•本•拉登(Osama bin Laden)所宣揚的目的之一。但由於近年來尚無先例,很難判斷其影響程度。
早期的估計數字顯示,人們認爲光是經濟損失可能就相當嚴重。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在襲擊事件發生3個月後發佈的《世界經濟展望》(World Economic Outlook)認爲,美國經濟蒙受的損失總計可能達到750億美元。也有人認爲經濟損失會更高。美國海軍研究生院(Naval Postgraduate School)教授羅伯特• E•盧尼(Robert E. Looney) 2002年估計,直接損失超過270億美元,但破壞造成的影響可能總計達5000億美元。紐約市審計署(New York City Comptroller's Office)進行的一項研究估計,2001年至2004年間,僅紐約市就會因襲擊造成580億美元的損失。
一些解決問題的嘗試可謂獨闢蹊徑。哈佛大學(Harvard)教授阿爾波特•阿拜迪(Alberto Abadie)和羅斯福大學(Roosevelt University)的索菲亞•德米西(Sofia Dermisi)在估計襲擊的一個後果時,將目光放在了芝加哥,而非紐約。畢竟,芝加哥並未遭破壞,也沒有享受到重建的繁榮。但作爲全美最高建築西爾斯大廈(Sears Tower)的所在地,芝加哥或許受到了精神打擊:它有可能成爲下一個襲擊目標。果不其然,與市內其它地區相比,西爾斯大廈與芝加哥另外兩幢著名的摩天大樓及其周邊建築的空置率出現了大幅攀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