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路再度受到追捧。在全球範圍內,鐵路行業一直蓬勃發展。主要原因並非高油價,而是因爲人們日益注重火車對環境的影響小於飛機這一因素。英國如今建成了第一條高速鐵路(比其它國家晚了幾十年),巴拉克•歐巴馬(Barack Obama)承諾美國也要建高鐵,日本造的子彈頭列車在臺灣引起轟動,而法國似乎從未失去對快速列車的喜愛。當然,也有像印度國有鐵路公司(Indian Railways)運營的那種速度較慢的列車,該公司是世界上最龐大的商業公司,僱員多達140萬人。
但近來引起我注意的,是舊印度的鐵路系統。殖民時期的印度(包括如今的印度、巴基斯坦和孟加拉)在1850年時還沒有鐵路,但到1930年,該國鐵路里程已超過6萬公里。那麼,修建鐵路對該國經濟產生了什麼影響呢?
年輕經濟學家戴夫•唐納森(Dave Donaldson)對於印度殖民時期鐵路情況的瞭解,恐怕勝過當世任何一個人。他目前在倫敦政治經濟學院(LSE)攻讀博士學位,爲進行相關課題的研究,他必須根據當年殖民地官員費心整理的、有關鐵路建設計劃的詳細書面紀錄,構建一個龐大的資料庫。
您已閱讀36%(464字),剩餘64%(814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