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中國銀行業

中國銀行業登高之後

FT中文網經濟事務評論員吳錚:多虧上半年新增的7萬多億元貸款,中國的銀行依然交出了好看的報表。銀行淨利差收窄了四分之一,淨利潤卻與去年同期基本持平。登得高會不會跌得重?

多虧上半年新增的7.37兆元貸款,中國的上市銀行依然交出了好看的報表。去年連續降息之後,銀行的淨利差收窄了四分之一。利差收入在中國上市銀行的利潤構成中普遍佔80%以上。但是,憑藉貸款規模的成長,中國各大銀行基本實現了與去年同期持平的淨利潤。

昨天,中國銀行宣佈上半年實現淨利潤410億,比去年同期略降2.6%,至此四大上市銀行半年報都已經披露完畢,其利潤同比變化幅度也大同小異:工行與交行小幅成長,建行淨利潤下滑4.9%,但考慮撥備高撥備因素,其實際利潤水準也不低於同業。

利潤環比增幅最大是中行。受累於國際業務較多和外匯資產減值,去年中行在四大行中盈利能力明顯落後。2009年的銀行放貸熱潮,給了中行高階主管打翻身仗的機會。中行接近1兆元的新增貸款,將資產規模大出許多的工行和建行都甩在後面。中行股價的漲幅也在香港的中資銀行股中位列第一。

您已閱讀33%(368字),剩餘67%(756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第一時間解讀

對剛發生的重大新聞進行迅速、及時的分析和評論,由FT中文網評論員或特約評論員撰寫。

相關文章

相關話題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