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美國擴張性的貨幣和財政政策,作爲國際儲備貨幣的美元,內在風險不斷積聚已是共識。被鉅額外匯儲備縛住手腳的中國,在應對美元風險時,兩千多年前韓信勸劉邦「明修棧道,暗渡陳倉」的智慧派上了用場。
對中國而言,藉助包括IMF在內的國際金融機構,改造美元主導的貨幣體系,是像修棧道一樣耗時且費力的工程。首先,影響IMF的議事日程並非易事。中國在IMF擁有的表決權僅爲3.67%,遠低於美國(17%)和歐盟(32%),這種障礙短期內難以消除。
其次,用特別提款權(SDR)作爲國際儲備貨幣的想法,並沒有解決美元問題的實質,即主權國家的貨幣當局(美聯準)無法同時兼顧國內外的不同目標,爲世界提供流動性的同時保障幣值的穩定。SDR實際上說就由一籃子貨幣組成的貨幣單位,其首要構成還是美元。央行通過按相應比例配置外匯幣種,完全可以模擬SDR。而且,由於只能在各國央行之間交易,SDR的流動性還不如美元。
您已閱讀28%(391字),剩餘72%(1010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