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中國美元

金磚vs.美元

FT中文網經濟評論員吳錚:美元存在風險已成共識,但各國缺少改變現狀的共同立場和可操作的方案。今天在俄羅斯舉行的首次BRIC峯會,能夠給地位動搖的美元「拍」上一塊「金磚」?

價值日益受到質疑的美元,今天將被「拍」上一塊「金磚」。中國、俄羅斯、印度、巴西等國領導人在俄羅斯葉卡捷琳堡舉行首屆金磚四國(BRIC)峯會,討論國際金融危機,IMF改革等議題。雖然俄國財長匆匆對美元表示信心,中國官員強調會議不針對第三方,但是在這場美國未被邀請的會議上,美元的地位問題仍是一個焦點。

中、俄、印、巴四國擁有的外匯儲備合計佔到全球總量的四成,是塊名副其實的金磚。不過,這些儲備最主要的構成——美元,其「成色」卻隨著美國經濟和財政狀況的惡化而日漸堪憂。中國總理和俄羅斯、巴西兩國總統,今年都先後公開表達了對美元和美國國債前景的擔憂。

美國財政部昨天公佈的美國國債統計數據,更說明上述擔憂並非空談。今年4月末,中國大陸持有的美國國債餘額爲7635億美元,較3月末下降44億美元,爲這一指標11個月以來的首次下降。4月,美國證券市場(含股票、債券)外國資金淨流入爲112億美元,比上月的554億美元出現明顯減少,說明包括中國央行在內的國際投資者對買入美國資產正變得更加謹慎。

您已閱讀39%(439字),剩餘61%(689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