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上證指數重新站上2800點,香港恆生指數則大漲4%。現在已經很少有人懷疑中國經濟正走向復甦——上海股市上次見到2800點還是10個月前的事情。經濟的很多領域都出現了積極的信號: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公佈,5月份汽車銷量同比成長34%,其中乘用車成長了47%。一些汽車經銷點出現了久違的新車型斷貨現象。
受4兆經濟刺激計劃項目大批上馬帶動,預計即將公佈的5月份固定資產投資增速將再創新高。今年前4月投資增速已經達到30.5%。昨天公佈的CPI和PPI數據,分別爲-1.4%和-7.2%。雖然物價仍處在負成長的區間,但考慮到去年同期高基數的因素,通貨緊縮的趨勢實際並未惡化,央行目前低利率政策面臨的壓力也不大。
復甦的樂觀跡象背後,隱憂仍存。中國經濟過去的經驗是,成長的數量和質量往往難以同時兼顧。決策者急於遏制經濟下滑,允許銀行信貸井噴式成長和大批新建項目開工。短期之內,投資拉動了對原材料、設備的需求,但未來的盈利前景還是未知數。在出口依然疲軟,消費者可支配所得沒有明顯成長的前提下,新建項目投產可能進一步加劇產能過剩的問題。一些政府投資的具有公益性的項目,如高速鐵路,短期內乾脆處於虧損狀態。
您已閱讀45%(496字),剩餘55%(603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