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洲

亞洲併購市場行將復甦

併購交易所需槓桿融資的消失一度導致投資活動和市場信心一蹶不振。但兩大因素正促使亞洲私人股本業重新煥發活力,一是那裏有鉅額資金尚待配置;二是亞洲股市反彈提高了成功退出舊投資的機會,併爲新投資提供了週轉資金。

亞洲私人股本業已重現生機。先前,一段時期的交易停滯曾使一些公司質疑是否還要繼續留在亞洲。

爲交易募資所能利用的槓桿消失,導致投資活動大幅縮減和信心坍塌,3i和賽伯樂(Cerberus)等公司競相關閉亞洲地區的辦事處。

不過,全球私人股本公司大多是在2007年末信貸市場陷入低迷之前完成亞洲鉅額基金的募集工作的,此後一直很難將資金配置出去。分析師估計,私募基金未使用的資金還有200億美元(不包括槓桿),可用於在亞洲的收購。另外,它們還有數十億美元可用於成長型資本投資,即基金僅購買某個企業的少數股權。

您已閱讀18%(248字),剩餘82%(1137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