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鋁

中鋁爲何失手力拓?

在上級面前,中國國企的管理者需要把擬議的交易包裝得符合北京的戰略目標;另一方面,他們還要盡力說服國際社會,進行海外收購純粹出於商業目的。

描述結婚的語言常常被拿來比喻企業的合作,而描述分手的語言被用來比喻企業之間的關係破裂。力拓(Rio Tinto)取消與中鋁(Chinalco)交易計劃的行爲,促使北京一家較爲尖銳的國有報紙最近發表一篇評論,指責這家英澳資源集團不忠,從而爲此類寫法帶來了一篇淋漓盡致的範文。

「可憐中鋁做嫁衣,等得桃熟被人摘,」《京華時報》評論道。「力拓像一個品德不端的女子,曾經愛過中鋁口袋裏的『錢',但並不一定是看上了中鋁的『人'。如今背信棄義、過河拆橋。」

力拓決定放棄中鋁195億美元的投資計劃,在北京的高層領導人眼裏是對中國威望的沉重打擊。此舉觸發了對2005年一次類似挫折的痛苦回憶,當時華盛頓政界阻止了中海油(CNOOC)收購美國能源公司優尼科(Unocal)的計劃。

您已閱讀9%(331字),剩餘91%(3189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