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復甦

短線觀點:庫存週期顯示經濟復甦?

美國與歐元區的新訂單與庫存之比明顯回升,使得人們有理由相信,去年經濟直線下滑的局面已經結束,產量將會上升。但它可能會讓人產生經濟「V形」復甦的錯覺。

庫存週期是一個強有力的現象。它會帶來經濟的復甦嗎?

其中的邏輯性是有力而清晰的。隨著企業對去年9月雷曼兄弟(Lehman Brothers)破產後的全球需求急劇減緩做出反應,其庫存遠遠超出滿足新訂單所需,因此他們緊急剎車,進行了裁員和減產。

需求受到的衝擊如此突然,隨後的減產裁員規模又如此之大,許多人預計,週期如今會出現反向轉折。新訂單量只要有微弱的復甦,就會讓企業發現他們沒有足夠庫存滿足需求,迫使它們重新增加庫存,從而推動產量上升。正如市場可能矯枉過正一樣,企業也是如此。

您已閱讀40%(237字),剩餘60%(354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約翰•奧瑟茲

約翰•奧瑟茲(John Authers)是英國《金融時報》的Lex主編,是全球最具影響力的金融市場專家之一。他於1990年加入FT,曾經擔任美國市場編輯、美國銀行記者和墨西哥分社社長。奧瑟茲畢業於牛津大學,並且擁有哥倫比亞大學的MBA學位。

相關文章

相關話題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