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臥底經濟學家

打造「殘渣」銀行

FT專欄作家哈福德:把受困銀行債務放進一個「殘渣」銀行,受困銀行便可化身爲健康的「橋」銀行。擺脫金融危機就這麼容易?

我最近在琢磨一種處理銀行業危機的別緻做法,這一做法在一些經濟類部落格上流傳。事實上,它如此別緻,我花了幾天時間才相信,與數學家們用以論證1+1=1的微妙謬論不同,這個做法並非一種邏輯花招。

對銀行業危機的一種理解是,銀行無法籌集到新的資金並貸給需要使用資金的人。原因不是沒有錢,或者沒有值得投資的項目,而是銀行的資產已經不如它們希望的那麼值錢,償付儲戶及其他債權人的原有承諾已使銀行不堪重負。它們無法籌集到新的資金,是因爲沒有人願意把錢借給一家瀕臨破產的銀行。

迄今爲止,政府一直在努力提高或至少穩定銀行資產的價值。但還有一種選擇是減少銀行的償債壓力。

您已閱讀23%(273字),剩餘77%(914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臥底經濟學家

蒂姆•哈福德(Tim Harford)是英國《金融時報》的經濟學專欄作家,他撰寫兩個欄目:《親愛的經濟學家》和 《臥底經濟學家》。他寫過一本暢銷書也叫做《臥底經濟學家》,這本書已經被翻譯爲16種語言,他現在正在寫這本書的續集。哈福德也是BBC的一檔節目《相信我,我是經濟學家》(Trust Me, I’m an Economist)的主持人。他同妻子及兩個孩子一起住在倫敦。

相關文章

相關話題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