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企業

企業需要「道德執照」

FT專欄作家邁克爾•斯卡平克:危機來臨,企業社會責任似乎必然會被忽視。但沃爾瑪、吉百利和瑪氏的一系列做法說明,企業在危機中也能履行社會責任,關鍵是找到支付額外成本的方法。

人們很容易做出這樣的預測:經濟衰退將中止有關企業社會責任的討論。面對失去工作或房屋的擔憂——或現實,消費者會匆匆走過公平貿易(Fairtrade)的貨架,去挑選一些家庭負擔得起的東西。同時,企業會專注於拯救自身,而不是拯救地球。

這個簡單的預測已經被證明是錯誤的。全球最大的糖果公司瑪氏(Mars)宣佈,到2020年前,該公司使用的所有可可豆都將來自以「可持續的方式生產」的供應源。瑪氏將與雨林聯盟(Rainforest Alliance)進行大量合作,該組織致力於鼓勵農民保護其種植環境。

先前,3月份時英國糖果集團吉百利(Cadbury)宣佈稱, 英國最暢銷的巧克力——吉百利牛奶巧克力(Dairy Milk)中採用的所有可可豆將會得到公平貿易組織的認證。該組織旨在確保農民獲得的收購價格有一個最低限制。

您已閱讀19%(352字),剩餘81%(1473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