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第三眼

愚人節的真新聞

FT中文網專欄作家加藤嘉一:4月1日,中國和法國外交部發布《中法新聞公報》,中國同意恢復與法國領導人的互訪,法國也終於回到「戴高爾將軍做出的決定上面」。

4月1日,中國和法國的外交部共同發佈《中法新聞公報》(以下簡稱《公報》)。「在相互尊重和重視彼此根本利益的基礎上」,中國終於同意恢復與法國領導人之間的互訪關係,而法國也終於回到「戴高爾將軍做出的決定上面」。根據互不干涉內政原則,拒絕支持任何形式的「l'indépendance du Tibet(西藏獨立)」。中法之間圍繞西藏問題而展開的冷戰,到這一天正式結束了。而這一象徵性的日子,距離2008年3月25日法國外長庫什內發表「不能容忍中國對西藏的『鎮壓』」的政治立場,幾乎剛好一年。

首先引起我注意的是《公報》發佈以及有關報導的日期――恰好是愚人節。聽中國朋友說,幾乎在每年的這一天,都會有媒體根據時事編造一些有趣的假資訊。而今年的4月1日,法國在外交上似乎處於很強勢的地位。薩科吉總統甚至表示,如果倫敦G20峯會不接受他的意見,他有抵制這一峯會的可能。對世界形勢的和諧發展都採取如此強硬的總統,竟然此刻對中國做出讓步,結束了一場中法冷戰。在我看來,這條簡直像「愚人節新聞」。

然而,這並不是一個玩笑。《公報》同時來自兩國外交部的官方網站。經過「抵制奧運會」、「抗議火炬傳遞」和針鋒相對的「抵制家樂福」、「抵制路易威登」、「抵制巴黎旅遊」、「抵制空中巴士飛機」、「抵制中歐峯會」等風波,這回,法國做出了實在的讓步。它意味著,歐洲各國在西藏問題上的「神聖同盟」被它創辦國打破。這回,中國的民族主義者們應該感到「高興」了吧。

您已閱讀24%(609字),剩餘76%(1883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第三眼

一個日本人,用中文爲一個國際化的媒體寫專欄,試圖從「非中國人」的第三雙眼的獨特視角,解讀與中國息息相關的事件、現象和問題。 作者加藤嘉一,1984年生於日本伊豆,2003年4月「非典」高峯時來到中國。北京大學國際關係學院畢業。自從2005月4月親歷「反日遊行」開始,在海內外媒體發表言論。2012年8月離開中國,遷往美國,現任哈佛大學甘迺迪學院客座研究員。

相關文章

相關話題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