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資本主義

我們需要人道的資本主義

倫敦政治經濟學院教授理查•萊亞德:我們的社會已變得過於個人主義,有著過多的競爭,而缺乏合作。除了生存之外,任何社會所能提供的最佳體驗,是他人與你站在一起的感覺。這纔是我們想要的資本主義。

什麼是進步?一段時間以來,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一直在追問這個問題,而當前危機要求我們必須找到這個問題的答案。按照盎格魯撒克遜文明的教化,進步意味著苦難減少、幸福增加。進步並不意味著財富創造或革新,它們有時是管用的手段,但絕非最終目標。因此,我們必須停止對金錢的頂禮膜拜,成立一個更人道的社會——在這個社會中,人類體驗的質量纔是評判標準。倘若我們的所得與我們的生產力相符,我們就能夠選擇任何一種最有利於提高我們生活質量的生活方式。

這涉及到哪些方面?其出發點是,自上世紀50年代以來,人類雖然創造了大量的財富,但幸福並未成長。不管在美國、英國,或者是西德(在更短的時期內),情況都是如此。沒有一位研究人員質疑這些事實。因此,加速經濟成長並非值得我們爲之做出巨大犧牲的目標。特別是,我們不應犧牲最重要的幸福源泉,即人際關係的質量——在家裏、在工作中以及在社區的人際關係。在追求效率和生產力成長的名義下,我們在這些方面已做出了太多的犧牲。

最重要的是,我們已犧牲了我們的價值觀。在上世紀60年代,60%的成年人認爲「大多數人是可以信任的」。今天這一比例爲30%,在英國和美國都是如此。在銀行業,值得信任的行爲減少是顯而易見的,但在家庭生活(離婚增多)、在娛樂場合(可信任的朋友減少)、在工作場所(同事間競爭加劇),也都可以看到這種趨勢。

您已閱讀28%(568字),剩餘72%(1425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