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資本主義

走出經濟危機先要解決政治危機

FT專欄作家斯蒂芬斯:捍衛全球化需要更爲一致的全球治理,這是一回事。而此次金融垮臺的原因中,一個突出的原因是市場遠遠領先於政府監管甚至理解市場的能力。

全球資本主義危機催生了全球政治危機。又或者反言之,政治危機導致了經濟危機。事實上,哪個是因,哪個是果,一點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只有好的政治制度才能清理壞經濟制度留下的爛攤子。

未來可能看上去比較光明。從美國到中國、從德國到阿根廷,每個國家都簽名同意了經濟相互依賴的事實。但正當同步發生的經濟蕭條凸顯出這種一體化的含義之際,政治也被捲了進來。選民們希望避開這場全球風暴。對構建新國際體系的討論無法平息失去房屋和工作的人的憤怒。

20年來,全球化帶來的經濟繁榮——儘管通常分配不均勻——似乎保證了其向前發展的勢頭。世界已經從這輛「自行車」上摔了下來。金融危機已經暴露出了全球化的失敗和脆弱。一個未得到解答的問題是,政府是否能夠建立一個框架來恢復政治合理性。

您已閱讀16%(324字),剩餘84%(1687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菲力普•斯蒂芬斯

菲力普•斯蒂芬斯(Philip Stephens)目前擔任英國《金融時報》的副主編。作爲FT的首席政治評論員,他的專欄每兩週更新一次,評論全球和英國的事務。他著述甚豐,曾經爲英國前首相托尼-布萊爾寫傳記。斯蒂芬斯畢業於牛津大學,目前和家人住在倫敦。

相關文章

相關話題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