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

爲店名打官司的香港餐廳

因爲和解費用過於昂貴,這家新加坡連鎖餐廳的香港分店不得不改名。儘管官司讓他們耗資約18萬英鎊,但新店名也許能助他們成功。

2月18日,在舞獅的樂曲中,孛艮地白葡萄酒和波爾多紅葡萄酒開塞聲響起,Cépage餐廳在香港開業了(開業日期是一位風水大師選定的)。 這些上等葡萄酒乃是Les Amis集團的標誌。該集團在新加坡有12家餐廳。香港餐廳是其第一次海外嘗試,這個第13家餐廳的開業遠比預期的更爲痛苦,代價更爲高昂。在計劃開設這家Les Amis分店後,法律上的障礙讓該集團不得不推遲開業日期,並設計一個新的店名。

去年9月Les Amis豎起一幅大型廣告牌,宣稱它將在香港開設分店。代表三名董事管理Les Amis的史志堅(Randy See)和雷蒙德·林(Raymond Lim)已開始申請一項餐廳和售酒的執照。他們的計劃是在12月中旬開業。

但就在開業之前一個星期,林和史志堅收到了法院的一份禁令,禁止他們使用Les Amis的名稱。原來是附近一個叫Mes Amis的酒吧兼餐廳業主提出了反對意見。律師們考慮了各種選擇方案。他們本可以出錢解決這一爭端,從而獲准使用這一名稱,但史志堅認爲和解費用過於昂貴。「要不是打官司的話,我們完全有理由和解,但我們不能做交易,」史志堅說,「唯一的解決辦法是改名。」 餐廳的名稱往往是其最終取得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選擇正確名稱令人頭疼到難以置信的地步。在當時,史志堅和林已完成酒店裝修並聘請了所有員工。突然之間他們都不得不停下手頭工作,聚在一起來想新名字。「壓力很大,」史志堅承認。 經過兩天的集思廣益,法語中表示各種葡萄的Cépage成了一個受歡迎的選擇。

您已閱讀34%(635字),剩餘66%(1230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