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人會對此表示不同意見。但是,顯而易見的極端恐慌情緒,未必說明股市已經觸底。巴菲特在爲《紐約時報》撰寫的專欄上也承認這一點,他建議投資者根本不要在入市時機上費神。他的意思是,現在股價很便宜,人們不應承擔等待的風險。
巴菲特寫道:「對於股市一個月或一年後會上漲還是下跌,我一無所知。但很可能發生的情形是,遠在市場情緒或經濟好轉之前,市場就已走高了,也許幅度還會相當大。因此,如果你等待知更鳥,春天就將過去了。」
然而,有沒有辦法判斷股市是否已經觸底?當然,在恐慌蓋過貪婪到這種地步時,根據基本面來評估股票價值是行不通的。相反,人們只能從歷史得到借鏡。然而,像上月的「黑色十月」這麼極端的情形在歷史上鮮有先例。全球最受關注的基準指數——標普500指數自去年10月達到歷史最高點後,已下跌了46%。在過去100年裏,只有4個時期的跌幅能夠與之相比,其中兩次出現在上世紀30年代。
您已閱讀17%(385字),剩餘83%(1924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