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應審慎推進農村土地改革

FT社評:中國農村人口不享有土地產權,很多人因此分享不到經濟成長的好處。十七屆三中全會閉幕當日,中共中央沒有宣佈允許農民轉讓土地承包經營權。此項改革若能出臺,將爲保護7.3億農民的權益和防治腐敗提供有益的法律保障。

中國領導層表示,現在已準備好解決這種不正常現象,使農民更容易買賣自己的土地使用權。昨日,中國共產黨中央委員會沒有宣佈具體的授權農民轉讓、出租甚至抵押爲期30年的土地承包經營權的改革。

上述改革若能出臺,將給實踐中時而出現的操作提供令人歡迎的法律保障。那將是告別集體化這一災難性實驗的重要一步,集體化在最糟的時期曾導致大規模饑荒。然而,如果要避免引發新的不公正現象乃至社會動盪,就必須審慎把握以私有化爲最終目標的過渡。

危險之一是腐敗。中國地方官員通過「變更」土地使用權,已經有巨大機會謀取私利。手法之一是支付少量補償金獲得農地,然後將農地變更爲住宅或工業用地,一舉增加土地價值。

您已閱讀42%(287字),剩餘58%(399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