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堂與集市》(The Cathedral and the Bazaar)是艾瑞克•雷蒙德(Eric Raymond)關於合作軟件開發的經典研究。它很難算得上吸引人的讀物,但書名的比喻卻極爲重要。企業一度將自己看作教堂的建設者,從建築概念到教堂的壓頂石,企業是產品的建築師,以無可質疑的權威控制著這一過程,而這樣的日子現已一去不復返了。越來越多的情況是,顧客、供應商、競爭對手與夥伴通過難以駕御的協作,共同創造價值。要在這個環境裏蓬勃發展,需要一套截然不同的管理理念。
比喻之所以重要,是因爲比喻定義了我們的思考方式。一個重要的例子是1981年出版的《哲學與自然之鏡》(Philosophy and the Mirror of Nature),在該書中,美國哲學家理察•羅蒂(Richard Rorty)辯稱,笛卡兒(Descartes)之後的歐洲哲學,不過是試圖認真解決比喻中的固有問題:人的思想是一面「鏡子」,以某種方式「反映現實世界」。如果否定這個比喻,那麼整個認識論的工作似乎毫無意義——至於那些酒吧哲學家們,它總是如此。
管理學也同樣運用很多比喻。我們對領導力的見解受「指揮系統」等軍事比喻的制約,我們會說「爭奪市場份額」、「定價能力」以及「人才大戰」。我們「配置資源」以「利用(其它人競爭能力的)弱點」。
您已閱讀26%(557字),剩餘74%(1557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