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T商學院

卡夫卡的愛人:對作家檔案來世的沉思

在布爾漢•索恩梅茲的小說中,事實與虛構交織,講述了一名男子爲卡夫卡所遭受的不公復仇的故事。
小說家弗朗茨•卡夫卡(Franz Kafka)

去年,牛津大學的博德利圖書館(Oxford’s Bodleian Library)舉辦了一場公開辯論。在一個板子的一側,用紅色印著「燒燬」;在另一側則是「出版」。參觀者通過貼紙投票。這是紀念弗朗茨•卡夫卡逝世百年展覽的最後一個展示,回應了他對朋友兼後來的編輯馬克斯•布羅德(Max Brod)的最後願望:「親愛的馬克斯……把我所有的日記、手稿、信件……全部燒掉,且不閱讀。」與布羅德不同,許多投票者選擇遵從卡夫卡的遺願。

土耳其-庫德小說家布爾漢•索恩梅茲(Burhan Sönmez)的第六本書《卡夫卡的愛人》將辯論帶回到1968年的柏林。書中在柏林、伊斯坦堡和巴黎的學生抗議活動背景下,融合了事實與虛構。故事開篇是對一名因涉嫌謀殺學生而被捕的男子的審訊。被告是費爾迪•卡普蘭(Ferdy Kaplan),他在伊斯坦堡的青少年時期沉浸於卡夫卡的作品中。與他分享這種文學迷戀的是他的情人兼疑似合作者阿瑪莉亞。

您已閱讀27%(429字),剩餘73%(1155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