臥底經濟學家

好的預言是怎樣的?

要使預報有用,準確既不是必要條件,也不是充分條件。

幾年前,在臺上面對現場觀衆回答問題時,我被要求履行經濟學家的職責,做出經濟預測。但提問者對什麼是好的預測有一個苛刻的標準,他告訴我,這次會議的前一位主題演講者是一位著名的科學家,他警告過一場致命的全球流行病。那是在2019年秋天。我的預測也會這麼準嗎?

我用自己的兩個問題迴避了這個問題:我的對話者永遠不會聽到比他在2019年被告知的預測更重要的預言,但他做了什麼不同的事情嗎?我知道答案是否定的。那麼,他爲什麼對聽到另一個預言那麼感興趣呢?

確實,我的回答是含糊其辭的。是的。但是,這次交流指出了一個問題:預測的製作者經常會給人們提出他們所忽視的警告,除非預測的消費者誠實地告訴自己,他們打算用預測來做什麼,否則他們對未來一瞥的要求就顯得很虛僞。或者,引用喬治•艾略特(George Eliot)的話說:「在所有錯誤中,預言是最無謂的。」

您已閱讀18%(368字),剩餘82%(1622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