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
註冊
我的賬戶
登出
搜尋
關閉
搜尋
FT中文網
Menu
首頁
首頁
FT中文網首頁
特別報導
「新四大發明」背後的中國浪潮
與FT共進午餐
西門子·智慧城市羣
未來生活 未來金融
高階訂閱
標準訂閱
熱門文章
一週
一月
季度
一年
會議活動
市場活動
FT商學院
FT電子書
職業機會
FT商城
日經中文網精選
中國
中國
頻道首頁
政經
商業
金融市場
股市
房地產
社會與文化
觀點
全球
全球
頻道首頁
美國
英國
亞太
歐洲
美洲
非洲
經濟
經濟
頻道首頁
全球經濟
中國經濟
貿易
環境
經濟評論
金融市場
金融市場
頻道首頁
股市
外匯
債市
大宗商品
金融市場數據
商業
商業
頻道首頁
金融
科技
汽車
地產
農林
能源
工業和採礦
航空和運輸
醫藥
娛樂
零售和消費品
傳媒和文化
創新經濟
創新經濟
頻道首頁
人工智慧
大數據
網路
新能源與新交通
其他
區塊鏈與數位幣
教育
教育
頻道首頁
學前教育
中小學與國際學校
高等教育與海外留學
商業與職場教育
教育改革與創新
觀點
觀點
頻道首頁
Lex專欄
專欄
分析
評論
社評
書評
讀者有話說
管理
管理
頻道首頁
FT商學院
職場
領導力
財富管理
人物
生活時尚
生活時尚
頻道首頁
樂尚街
美食與美酒
藝術及文化活動
品味
旅行
生活話題
藝術與娛樂
消費經
影片
影片
頻道首頁
政經
產經
金融
文化
FT看見
音訊
音訊
頻道首頁
麥可林學英語
BoomEar藝術播客
一波好書
音樂之生
i聽粉
每日英語
每日英語
頻道首頁
雙語閱讀
FT英語速讀
原聲影片
FT英語電臺
音樂之生
麥可林學英語
每日一詞
換腦ReWired
換腦ReWired
頻道首頁
登錄
註冊
我的賬戶
會員訂閱
兌換中心
郵件訂閱
我的關注
我的評論
我的收藏
我的銀行卡
登出
關注我們
WeChat公衆號
新浪微網誌
X
Facebook
LinkedIn
工具
移動應用大全
會員訂閱
兌換中心
郵件訂閱
我的關注
我的評論
我的收藏
我的銀行卡
RSS
2023年第一週,儘管中國諸多一、二線城市的滔天疫情似乎迅速回落,經濟活動有所升溫,但多方預期全國性的疫情高峯可能在春節前後到來。這個不設防的春節,恐怕仍舊是中國人迴歸正常生活前不得不熬過去的一道坎。從IMF總裁預計全球三分之一的地區將陷入衰退,到西方主要經濟體通膨回落後仍舊處於歷史高位,2023年的外部環境也絲毫沒給中國任何喘息之機。
中國經濟
一週世界輿論聚焦:2023年的中國經濟會怎樣?
曹辛:在調整了顯著妨礙中國經濟發展和世界經濟供應鏈互動的封控式防疫政策後,2023年的中國經濟會怎麼樣?與之相關的世界經濟會如何?
告別2022,2023會好嗎?
徐瑾:新年獻詞原本是做題家擅長領域,爲何遭遇羣嘲?喪失感是關鍵詞,而最大的新冠後遺症可能是沒錢。道路在哪裏?先活著,壓縮槓桿,等變暖。
2023年就業形勢展望
王丹:2023年,最主要的就業壓力並不在網路行業或更廣泛的IT業,而將來自建築業和製造業。
展望2023:中國消費展望與政策建議
沈建光:伴隨防疫政策全面放開和穩成長政策落地見效,中國經濟有望在二季度迎來反彈;消費能否持續恢復還要看政策力度和實施效果。
中國房地產市場蹣跚走出危機
只要房價保持上漲,中國家庭仍願意將畢生積蓄投入房地產。這與日本和美國房地產繁榮時期投資者的行爲驚人地相似。
中國網路平臺監管政策轉向 投資者心有餘悸
中國承諾將支持大型科技公司,持續兩年的監管行動貌似就要掉頭,但風險資本家和外國投資者仍持謹慎態度。
中國內地與香港將恢復通關
從本週日起香港與內地恢復通關,人員往來需要憑出行前的核酸檢測陰性證明,初期每日通關人數有名額限制。
中國工業活動12月出現收縮
隨著中國在放棄「清零」防疫政策後應對全國感染潮,12月財新中國製造業PMI爲49,爲去年9月以來最低水準,且低於11月的49.4。
中國疫情
中國抗疫向陽而生?
葉勝舟:少數人從容、多數人驚慌;少數人尊嚴,多數人卑微。這是我們希望持續的生活嗎?這個國度難道不能多善待勤勞純樸的民衆嗎?
更多國家對從中國入境人員實施防控措施
英國、西班牙和法國加入美國、日本、印度和義大利等國行列,要求來自中國的航空旅客在出發前進行檢測,並在抵達後接受抽樣檢測。
歐盟提出向中國免費提供新冠疫苗
歐盟已向中國表示願意向其免費提供新冠疫苗,以幫助中國政府遏制取消全國範圍內嚴格防疫限制後爆發的大規模感染。
歐盟將要求中國旅客先測新冠再出發
儘管歐洲疾控中心稱中國遊客不會增加歐盟公民的感染風險,但歐盟各國仍將支持要求來自中國的旅客在出發前進行新冠檢測。
全球經濟
IMF總裁:今年全球三分之一地區將陷入衰退
克里斯塔利娜·格奧爾基耶娃表示,由於新冠疫情的大規模傳播,未來幾個月中國經濟將面對艱難局面的。
2023年商業趨勢、風險與熱點人物
經濟秩序重構對一些行業造成了格外大的影響:在能源、科技、私募資本等領域,企業界接下來一年裏有什麼值得關注?
如何看待亞馬遜裁員1.7萬?
王衍行:最近離開科技公司的員工中,約有74%留在了該行業,其他人則轉向了零售、醫療保健等行業。因此人們沒有必要爲美國科技公司裁員潮「杞人憂天」。
新的世界能源秩序呼之欲出
福魯哈爾:習近平最近與沙烏地等產油國領導人的會晤標誌着「石油人民幣」誕生,全球石油貿易將走上「去美元化」道路。
2022年度熱詞:晶片扼殺
主要大國已經意識到半導體對全球經濟的關鍵重要性。
展望2023:西方高通膨可能帶來什麼後果?
喬依德:西方的高通膨,會對其他國家帶來什麼後果?美國等國應對高通膨所採取的措施,又會對世界經濟帶來什麼後果?中國如何應對?
2023年,各國央行應放棄經濟完美著陸的雄心
政策制定者需要注意經濟衰退和市場動盪的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