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度展望

展望2023:西方高通膨可能帶來什麼後果?

喬依德:西方的高通膨,會對其他國家帶來什麼後果?美國等國應對高通膨所採取的措施,又會對世界經濟帶來什麼後果?中國如何應對?

當前西方發達國家的經濟正處於一個高通膨的階段,它會給世界經濟帶來什麼後果?我認爲可以從兩個角度來進行分析。第一美國等西方國家的高通膨,本身會對其他國家帶來什麼後果?第二個維度是美國爲代表的西方國家,它們應對高通膨所採取的措施,會對世界經濟帶來什麼後果?顯然,由於它們貨幣所處的地位,第二個維度的結果可能更重要。

首先,我們對美國等發達國家高通膨的情況簡單描述一下。美國六月份的CPI高達9.06%,達到了歷史高位,雖然後面幾個月略有下降,但仍處於高位。歐洲整體也在歷史高位,10月和11月CPI同比突破10%。這種高通膨形成的原因是什麼?主要是由於美國採取了較長時間的非常規貨幣政策,再加上供給方面的衝擊。過去好幾年美國一直採取QE,利率非常低,流動性充裕,一直到2021年通貨膨脹開始起來。其原因在於企業、居民所擁有流動性很多,由於疫情沒法投資和消費。另外,政府由於紓困計劃,給居民直接發了很多的錢。在供給方面,疫情導致的不能復工、供給短缺,造成了通貨膨脹逐步上升。這是內部供給衝擊。美聯準對此沒有及時採取必要的措施,乃至一直到今年,由於俄烏戰爭使得原材料、食品價格、油價等各類大宗商品的價格上升,這是外部供給衝擊。二個因素迭加造成了當前美國和西方的高通膨狀態。

顯然,這種高通膨導致其出口商品價格上漲,使得世界其他國家各種商品的價格也出現上漲,尤其是對非大宗商品出口國的發展中國家負面的影響非常大。更爲重要的是,美國當前應對通貨膨脹所採取的緊縮措施會帶來一系列複雜的後果。12月14日美聯準宣佈將聯邦基金利率目標區間上調50個基點,達到4.25至4.5之間,這是美聯準今年第七次加息。加息後的利率爲15年來最高。雖然此次加息50個基點,相比前幾的75個基點,加息幅度有所減少,但是緊縮政策總體趨勢仍是明確的。同樣,歐洲中央銀行也剛宣佈加息50個基點。連長期堅持量寬政策的日本央行,最近也突然宣佈修改收益率曲線控制(YCC)計劃,將10年期國債收益率目標從正負0.25%上調至正負0.5%左右。儘管日央行行長黑田東彥否認這是加息,但市場市場普遍將其解讀爲「變相加息」。

您已閱讀40%(883字),剩餘60%(1350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