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詞解釋)美國扼殺中國深層技術野心的運動
2022年,全球政界人士完全意識到電腦晶片行業對全球經濟的至關重要性。他們還意識到,大國對臺灣這個半導體熱點和地緣政治引爆點的依賴已變得多麼令人擔憂。各國政府現在正向該行業注入鉅額資金,以使晶片生產迴流,恢復「技術主權」。根據新街研究(New Street Research)的數據,爲了實現這一目標,中國、美國、歐盟、日本和印度已共同承諾在未來10年提供1900億美元補貼。
在提高自身晶片製造能力的同時,美國還試圖遏制其主要戰略對手——中國的晶片製造能力。自2020年以來,華盛頓一直在收緊對北京的「晶片扼殺」,試圖剝奪該國獲得最先進、最尖端晶片的機會。就像美國破壞了中國電信設備企業華為(Huawei)和中興(ZTE)的全球擴張計劃一樣,美國現在也把矛頭對準了本國晶片製造商中芯國際(SMIC)和長江儲存(YMTC),剝奪它們獲得關鍵技術的機會。去年10月,華盛頓增加了全面的出口管制,試圖阻止中國獲得或製造先進的電腦晶片。一位分析師將此舉比作美國向中國在高效能計算領域的雄心宣戰。
華盛頓的強硬姿態肯定會推遲,但很可能不會破壞中國生產爲人工智慧模型提供動力的尖端晶片的努力。北京已經在竭盡全力加強其國內製造業基地。但美國的舉措也在擠壓包括南韓和荷蘭在內的盟國,它們是專業晶片和半導體設備市場的重要戰略參與者。隨著該行業分爲面向美國的「藍色」供應鏈和麪向中國的「紅色」供應鏈,這些國家正越來越被迫選擇一種顏色。
您已閱讀97%(629字),剩餘3%(21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