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
註冊
我的賬戶
登出
搜尋
關閉
搜尋
FT中文網
Menu
首頁
首頁
FT中文網首頁
特別報導
「新四大發明」背後的中國浪潮
與FT共進午餐
西門子·智慧城市羣
未來生活 未來金融
高階訂閱
標準訂閱
熱門文章
一週
一月
季度
一年
會議活動
市場活動
FT商學院
FT電子書
職業機會
FT商城
日經中文網精選
中國
中國
頻道首頁
政經
商業
金融市場
股市
房地產
社會與文化
觀點
全球
全球
頻道首頁
美國
英國
亞太
歐洲
美洲
非洲
經濟
經濟
頻道首頁
全球經濟
中國經濟
貿易
環境
經濟評論
金融市場
金融市場
頻道首頁
股市
外匯
債市
大宗商品
金融市場數據
商業
商業
頻道首頁
金融
科技
汽車
地產
農林
能源
工業和採礦
航空和運輸
醫藥
娛樂
零售和消費品
傳媒和文化
創新經濟
創新經濟
頻道首頁
人工智慧
大數據
網路
新能源與新交通
其他
區塊鏈與數位幣
教育
教育
頻道首頁
學前教育
中小學與國際學校
高等教育與海外留學
商業與職場教育
教育改革與創新
觀點
觀點
頻道首頁
Lex專欄
專欄
分析
評論
社評
書評
讀者有話說
管理
管理
頻道首頁
FT商學院
職場
領導力
財富管理
人物
生活時尚
生活時尚
頻道首頁
樂尚街
美食與美酒
藝術及文化活動
品味
旅行
生活話題
藝術與娛樂
消費經
影片
影片
頻道首頁
政經
產經
金融
文化
FT看見
音訊
音訊
頻道首頁
麥可林學英語
BoomEar藝術播客
一波好書
音樂之生
i聽粉
每日英語
每日英語
頻道首頁
雙語閱讀
FT英語速讀
原聲影片
FT英語電臺
音樂之生
麥可林學英語
每日一詞
換腦ReWired
換腦ReWired
頻道首頁
登錄
註冊
我的賬戶
會員訂閱
兌換中心
郵件訂閱
我的關注
我的評論
我的收藏
我的銀行卡
登出
關注我們
WeChat公衆號
新浪微網誌
X
Facebook
LinkedIn
工具
移動應用大全
會員訂閱
兌換中心
郵件訂閱
我的關注
我的評論
我的收藏
我的銀行卡
RSS
上週的氣候峯會,成了中美兩國領導人在兩國日益明確的冷戰態勢下罕見的「同臺」場合。兩國在氣候領域的口頭合作意向,究竟能否爲雙邊關係帶來任何緩和機會,前景恐怕不容過分樂觀。幾乎與此同時,印度新一波新冠疫情如同海嘯一般席捲次大陸,已經造成新冠肆虐全球一年多來空前的人道危機。印度向美國求援,希望美國放鬆疫苗原材料出口禁令,卻一度遇冷。無論美國最終採取何種措施援助印度,其一度的冷漠和傲慢態度恐怕已經嚴重損害了拜登政府的國際信譽。
中美關係
碳中和背後的中美博弈
周浩:碳中和在未來都會是中美博弈的重要議題;如果說川普政府偏愛貿易議題,那麼拜登政府議題則更加龐雜,且統一戰線思維模式十分清晰。
美中都在試圖用氣候達成地緣政治目的
鄧聿文:事實上,中美雙方在氣候領域除合作外,也存在競爭關係。圍繞著這次氣候峯會,雙方都在謀篇佈局。
布林肯:美國必須在對華競爭中領導綠色能源革命
美國國務卿布林肯表示,如果美國不能領導可再生能源革命,很難想像美國能夠贏得與中國的長期戰略競爭。
每週時事分析:中國在獨立姿態下維繫與美國關係的有限穩定
曹辛:中國在儘可能地維繫與維護著當前中美關係有限的穩定,以增加兩國關係有限穩定的壓艙石,同時向世界塑造中國負責任大國形象。
美國拉日本共同推動供應鏈脫鉤
美國已採取行動限制中企獲取科技產品,要與美國建立有競爭力與韌性的新夥伴關係的日本,面臨著採取類似措施的壓力。
習近平將參加拜登舉辦的氣候峯會
這是自拜登就任美國總統以來,兩位領導人首次參加同一活動。中美在氣候問題上合作的前景是兩國關係的罕見亮點。
一週世界輿論聚焦:國際局勢要求中國重塑國際友好形象
曹辛:上週一些事的未來發展還有待觀察,但無論從哪一方面說,下大力氣重塑中國的國際友好形象,恐怕都是必不可少的。
中國經濟
破局者,數位人民幣
程實、高欣弘:多邊央行數位幣橋或將成爲國際數位幣體系的一種重要形態,而人民幣有望依託於此佔據國際貨幣新格局的先發優勢。
中國公司和富人大幅增加私人飛機使用頻次
疫後經濟復甦促使中國公務旅行發生變化。今年頭三個月,中國私人飛機使用次數幾乎比兩年前同期翻了一番。
貨幣政策正常化會否提速?從通膨說起
蔡浩、李海靜:PPI的強勢上行引發了市場對貨幣政策轉向提速的擔憂,那麼如何看當前的通膨壓力?貨幣政策是否存在逐步轉向的基礎?
中國央行與螞蟻集團爭奪數據控制權
知情人士稱,中國央行希望螞蟻集團將其最寶貴的資產之一——數據——移交給一家新設立的由政府控制的信用評分公司。
「電信現實主義」?——評布魯金斯學會報告《歷史映照華為》
王英良:該報告從歷史角度分析電信在國家權力轉移和大國競爭中的重要角色,是一個全新的視角。但大國之間的競爭不僅是「器物」上的競爭。
爲什麼多路資本爭相湧入新能源車賽道?
仲偉鴻:技術承載能力和產業相容性是新能源車作爲「平臺級工業品」的重要特點,也是新技術公司爭相進入這一領域的重要原因。
中國車企推出新車型挑戰特斯拉
中國車企在上海車展上展示了一系列旨在吸引年輕買家的新車型和技術,60%的「95後」購車者表示更鐘意國產品牌。
海南免稅奢侈品銷售「火爆」
在各品牌指望中國消費者推動疫後復甦的背景下,可以面向國內遊客銷售免稅商品的海南,已成爲全球奢侈品市場的罕見亮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