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隨著拜登就任美國總統、美國重新迴歸巴黎氣候協議,氣候變化以及「碳中和「就成爲了熱門的話題。根據媒體的報導,拜登政府將推動美國大幅度削減碳排放,並可能承諾到2030年將碳排放水準降低至2005年的一半。這個野心勃勃的減排計劃能否最終實現仍然存在很大的不確定性,但美國尋求在氣候變化議題上獲得更多的國際支持、並以此來打壓中國的策略,已經大致成型。
在氣候變化和碳排放的議題上,歐洲一直是先行者和強烈的倡議者,美國在這一過程中則遭遇波折——尤其是在川普的任期內,美國宣佈退出巴黎氣候協議,這在很大程度上擱置了這一議題。然而,拜登卻顯然是這一議題的忠實擁躉,這也是對歐巴馬路線的一種延續。他就任美國總統後很快將氣候變化的議題提上議事日程,並將在本月底召開氣候峯會,並邀請包括中國和俄羅斯在內的14國參加。如果說先前中美阿拉斯拉的外交「名場面「,中方成爲主角,這一次的氣候峯會上中美雙方將不可避免再次交鋒,相信美方會對可能的」意外「作好充分準備,也有」意外出招「的可能性。
與其他很多議題類似,中國在氣候變化議題上將需要展示出「負責任大國「的形象,但與其他很多議題不同的是,中國在這一議題上將面臨更多的責難。數據顯示,中國已經是全球最大的碳排放經濟體,年度碳排放量幾乎是美國的兩倍,接近全球30%的碳排放量。與此同時,多數發達國家的碳排放量已經呈現逐年下降的趨勢,同時由於低排放的服務業佔比較高,逐步實現」淨零碳排放「的路徑相對清晰。
您已閱讀32%(612字),剩餘68%(1313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