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iona Harvey文章檔案

坎昆
安永綠榜:中國領先

在安永「可再生能源國家吸引力指數」排行榜上,中國的排名已升至首位。相比之下,由於「金融危機的持續影響」等因素,美國的排名正在下滑。
2010年11月30日

歐盟碳排放基準價格大幅下跌

受哥本哈根氣候變化大會影響,碳排放價格昨日大幅下挫,沉重打擊了歐盟碳交易計劃的可信度。據分析師們估算,碳排放每噸價格高於40歐元,才足以刺激對低碳新技術的投資。
2009年12月21日

國際大企業抨擊哥本哈根「協議」

許多國際著名企業對哥本哈根達成的氣候協議感到失望和困惑,表示該協議未帶來足夠的確定性,爲削減溫室氣體排放所需的鉅額投資提供依據。
2009年12月20日

特寫:哥本哈根峯會的最後一天

哥本哈根氣候峯會的最後一天,是漫長、艱難的一天。從凌晨到深夜,各國領導人一直就諸多的爭議問題進行艱苦的討價還價。美國總統歐巴馬與中國總理溫家寶在這一天就舉行了兩次會談。
2009年12月18日

分析:哥本哈根氣候談判衝刺

出席哥本哈根氣候峯會的多數國家領導人已在昨晚抵達丹麥首都,預期他們今天將面對艱鉅的談判。關鍵未決問題之一是,中國在減排問題上會作出多大讓步。
2009年12月17日

哥本哈根:成敗在此一刻

在明天的哥本哈根氣候峯會上,各國領導人將嘗試去完成一項以前從未完成過的任務:停止人爲二氧化碳排放的成長。1992年裏約會議未能做到這一點,1997年的京都會議也沒能做到。全球的目光將聚焦在這一次的衝刺。
2009年12月17日

哥本哈根協議可能不包括援助承諾

聯合國祕書長潘基文在接受英國《金融時報》採訪時表示,沒有發達國家向較貧窮國家提供長期資助以對抗全球變暖的堅定承諾,各國照樣可以在哥本哈根簽署協議。
2009年12月15日

「中國減排不需要發達國家資助」

中國外交部副部長何亞非接受英國《金融時報》採訪時暗示,中國已放棄了從發達國家獲得資金來抗擊氣候變化的要求。這是哥本哈根氣候談判大會主要參與國之一首次做出明顯讓步。
2009年12月13日

大型郵政公司承諾10年減排20%

由行業協會國際郵政公司領頭促成,是首批在行業主要成員之間達成的減排協議之一。哥本哈根會議將討論推廣此類行業協議的途徑。
2009年12月11日

索羅斯:用SDR資助窮國應對氣候變化

建議富國拿出外匯儲備中的IMF特別提款權向窮國提供1000億美元貸款
2009年12月10日

哥本哈根峯會不能一無所獲

哥本哈根氣候變化會議的成功,需要分歧各方克服一些嚴重分歧,爲應對氣候變化制定一個全球性框架。
2009年12月8日

「哥本哈根峯會有望達成協議」

爲期兩週的哥本哈根大會將於今日召開。各主要排放國幾乎都已做出減排承諾,聯合國氣候變化最高官員德布爾表示,最後一刻「肯定有可能」達成協議。一位聯合國高官說:「世界領導人不會願意兩手空空地離開。」
2009年12月7日

聯合國暫停覈准數十家中國風力發電場

位於波恩的CDM理事會擔心中國政府故意降低補貼,以使這些項目具備申請CDM(清潔發展機制)資金的資格。
2009年12月1日

歐巴馬
歐巴馬將出席哥本哈根氣候峯會

美國總統歐巴馬宣佈,將參加哥本哈根峯會,並承諾美國將減排17%,此舉爲各國達成協議又消除了一大障礙,但與其它西方國家相比,美國減排力度不夠。
2009年11月26日

氣候問題兩大陣營的「電子郵件戰」

哥本哈根氣候變化會議前夕,駭客曝光的電子郵件顯示,氣候變化研究者有掩蓋不利於自己論點的溫度數據之嫌。這些難以忽視的郵件,使懷疑者更加振奮。
2009年11月2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