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維•克羅文章檔案

拜登或川普能活過第二任任期嗎?保險精算師們自有判斷

保險精算模型公司稱兩位主要候選人均有望活過總統任期。
2024年7月22日

輝瑞執行長博拉:我們是最高效的疫苗機器

這位製藥業的大佬談新冠疫苗,他與川普的交流,以及爲什麼暫停專利不是爲世界上的窮人接種的好方法。
2021年10月29日

川普考慮趕在大選前引進英國疫苗

知情人士稱,川普政府正考慮繞過正常監管標準,走快速通道引進阿斯特捷利康的新冠疫苗,以便在總統大選前在美國開始接種疫苗。
2020年8月23日

誰在疫情期間反對疫苗?

就在各方全力以赴研發新冠疫苗之際,許多美國人對疫苗猶豫不決,擔心川普爲了提振自己的選情而施壓聯邦監管部門倉促批准疫苗。
2020年8月23日

下一場大流行病並不遙遠

科學家警告,快速的全球化以及人類對自然的輕慢,意味著疫情和大流行病很可能會頻繁爆發,除非這兩大趨勢被遏制或逆轉。
2020年8月11日

嬌生與美國政府達成10億美元疫苗供應協議

該協議用以確保美國政府獲得1億劑嬌生公司的實驗性新型冠狀病毒疫苗,每劑價格在10美元左右。
2020年8月5日

美國
美最大實驗室:秋季新冠檢測將嚴重喫緊

由於化學試劑和設備短缺,檢測者需要逾一週才能得到檢測結果,而秋季流感季的來臨將使這一情況雪上加霜。
2020年7月22日

美國新冠疫情惡化探因

儘管歐亞許多國家已在一定程度上控制住了新冠疫情,但美國很多地區的疫情仍在不受控制地爆發。原因何在?
2020年7月20日

美國
疫情檢測不堪重負讓川普承壓

新冠疫情在美國已蔓延4個多月,不少美國民衆在試圖確認自己是否感染時仍面臨拖延,等待檢測結果的時間長達7天,甚至更久。
2020年7月19日

抗體檢測會成爲通往正常生活的護照嗎?

克羅:整個抗體檢測事件是一個縮影,濃縮了人們對新冠病毒本身的各種反應:先是錯誤的信心和炒作,之後是過早的悲觀。
2020年6月1日

FT大視野:疫苗「民族主義」阻礙抗疫

專家稱,在新冠疫苗的研發和分配上,如果各國從狹隘的自身利益出發,各自爲戰,擊敗新冠病毒就需要更長時間。
2020年6月1日

疫苗
默克CEO:18個月開發疫苗太過「激進」

這家美國製藥集團的掌門人對在12至18個月內開發一種安全有效的新冠病毒疫苗的時間框架表示懷疑,稱其「非常激進」。
2020年5月26日

美疾控中心主任警告今年新冠病毒可能二次爆發

美疾控中心主任表示,新冠病毒在南半球的迅速傳播表明今年秋冬季美國可能再次爆發疫情,這加大了今年實施第二輪封鎖的可能性。
2020年5月21日

福奇:過早解封會帶來「痛苦和死亡」

白宮抗疫團隊最資深成員之一警告,過早重新開放會導致本來可以避免的痛苦和死亡,並引發疫情失控。
2020年5月12日

小城疫情爲美國解封敲響警鐘

原本只有零星病例的帕里斯市的一家養老院突發疫情。這是美國各地在檢測資源短缺的情況下準備重啓經濟的一個縮影。
2020年5月12日

銀行業能否助力抗疫?

當年被指控引發金融危機的銀行,現在被要求幫助分配鉅額刺激資金。這給銀行一個重塑形象的機會,但也帶來新的聲譽風險。
2020年4月9日

滙豐
滙豐擬裁員3.5萬人

這是該行大幅縮減歐美業務的重組計劃的一部分。臨時行政總裁祈耀年稱之爲該行歷史上「最深刻的重組」之一。
2020年2月18日

2020年達佛斯:金融圈表態不會與汙染企業劃清界限

大銀行的高階主管們駁斥了有關他們在應對氣候變化方面做得不夠的說法,並抵制了有關他們應拒絕與主要汙染企業打交道的呼聲。
2020年1月22日

滙豐
滙豐的多事之秋

中國對滙豐在一場將華為捲入漩渦的外交紛爭中所扮演的角色感到憤怒,但這只是滙豐眼下面臨的諸多挑戰之一。
2019年8月26日

銀行業
銀行吸引客戶的新招:獎勵航空里程

用航空里程代替利息,或在利息之上附加航空里程獎勵,正成爲銀行吸引客戶和推銷多種產品的新手段,並受到客戶歡迎。
2019年7月17日

滙豐
知情人士:滙豐稱其對孟晚舟被捕一事不負有責任

知情人士稱,滙豐提供了有助於美國檢方立案起訴孟晚舟和華為的資訊,但該行高階主管告訴中國官員,該行別無選擇。
2019年7月1日

「豬門」事件令瑞銀在華業務受挫

多家大型中國國企因「豬門」事件與瑞銀斷交,隨著貿易戰讓中國與西方脫鉤,跨國公司以後還可能面臨嚴峻得多的局面。
2019年6月20日

製藥
輝瑞在與川普談話後推遲價格上調

在川普稱輝瑞應爲上調約100種藥物的價格感到「羞恥」後,輝瑞決定推遲價格上調,讓川普有時間改革美國醫療體系。
2018年7月1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