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冠狀病毒

下一場大流行病並不遙遠

科學家警告,快速的全球化以及人類對自然的輕慢,意味著疫情和大流行病很可能會頻繁爆發,除非這兩大趨勢被遏制或逆轉。

在一個艱難地從新型冠狀病毒肺炎(COVID-19,即2019冠狀病毒病)疫情中恢復的支離破碎的世界,一場新的大流行病可能會毀滅存活下來的人類。這是正在進行後期製作的電視電影《COVID-21:致命病毒》(Covid-21: Lethal Virus)中的情節,影片設想了另一種冠狀病毒將在明年出現。

這部低成本電影不大可能獲得任何奧斯卡獎,但許多科學家認爲片中的假設並非牽強附會。新冠大流行標誌着,自世紀之交以來,繼「非典」(Sars)和「中東呼吸症候群」(Mers)之後,第三次出現一種冠狀病毒被認爲由蝙蝠傳播給人類、進而演化爲一場流行病的情形。

科學家們認爲,冠狀病毒在蝙蝠羣體中傳播已有幾個世紀歷史,只是近些年才成爲人畜共患疾病的一個主要來源,其他源自動物的病毒還包括愛滋病毒(HIV)、埃博拉病毒(Ebola)以及寨卡病毒(Zika)。

您已閱讀16%(370字),剩餘84%(1968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