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韓

每週時事分析:值得觀察的北韓變化

曹辛:美國對俄羅斯施壓和國際社會準備同北韓進行棄核談判,對已經參與烏克蘭戰爭的北韓來說,都意味著壓力和不美妙的前景。

近日,北韓半島局勢又在發生微妙的變化。

一是俄羅斯外長拉夫羅夫訪問北韓,在北韓東海岸的元山與北韓外長舉行朝俄外長第二次戰略對話。然而不尋常的是:北韓領導人金正恩從平壤屈尊親赴當地與之會晤、並發表了談話。另一件與正在援俄作戰的北韓密切相關的事,是美國總統川普公開放話要援助烏克蘭先進武器同俄羅斯作戰,同時聲稱要經濟制裁不停戰的俄羅斯,尤其是那些正在與俄羅斯做生意的國家。同時,在前幾日召開的由中、美、俄、日、韓等20多個國家參與的東盟國家地區論壇上,對北韓棄核的要求有了放鬆。

前者說明了當前北韓面臨巨大壓力,而後者意味著國際社會要求北韓棄核的步伐,已經越來越近了。

金正恩屈尊赴外地見俄外長

金正恩作爲一個國家元首,屈尊離開首都赴外地會見一個俄羅斯外長,這本身就基本上說明北韓正面臨著巨大壓力、以至於高度重視對俄關係,也暗示了北韓在國際社會的孤立,同時反過來也意味著:中國對北韓來說,其地位同俄羅斯相比,至少在當前顯得相對次要。

朝俄外長戰略對話是朝俄兩國間的一個部長層級的對話,卻使得北韓領導人金正恩離開平壤,前往本次朝俄對話的舉辦地元山同俄羅斯外長會面,這反映了金正恩對俄羅斯的高度重視,以及他有重要資訊需要親自請俄羅斯外長轉達給俄羅斯總統普丁,而不是通過自己外長轉達。

首先看俄羅斯外長在與北韓外長會談時所表達的立場:拉夫羅夫警告美國、南韓和日本不要建立針對北韓的安全夥伴關係,這體現了俄羅斯對北韓的保護立場。

其次,拉夫羅夫在與北韓外相崔善姬會談後對記者說:「北韓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領導層早在以色列和美國襲擊伊朗伊斯蘭共和國之前就得出了相關結論,正是因爲這些結論得出得及時,所以沒有人考慮對北韓使用武力,儘管美國、南韓和日本正在參與北韓周邊的軍事建設。我們警告不要濫用這些關係來對抗任何人,包括北韓和俄羅斯。」

俄羅斯外長補充說:「北韓使用的技術是北韓科學家辛勤工作的成果。我們尊重他們的行動,我們理解他們實施核計劃的原因。」

俄外長拉夫羅夫顯然在暗示:正是因爲北韓有了核導武器,北韓纔沒有像伊朗那樣受到攻擊,因此北韓擁核是合理的。同時他再次表達了對北韓的保護。但他卻忘記了:聯合國安理會迄今爲止的一切涉朝核問題的制裁決議,都是包括由中俄兩國在內的安理會常任理事國共同簽署的。

外長拉夫羅夫還表示,俄羅斯政府將創造條件,包括解決航空交通問題,以促進北韓度假勝地元山的俄羅斯旅遊客流量成長。他在元山與北韓外務相崔善姬會晤開始時這樣說。這表達了俄羅斯將在經濟上支持北韓的決心。

俄羅斯外長上述這一切言行,解釋了北韓領導人金正恩屈尊離開平壤同其會晤的原因。

而金正恩在會見俄外長拉夫羅夫時,同樣表現出投桃報李。

據北韓中央通訊社報導:金正恩同志評價說,朝俄兩國在所有戰略問題上看法一致,這符合同盟關係水準,還顯示朝俄兩國之間的高度戰略水準。這是金正恩在向世界專門強調,朝俄兩國是戰略上高度一致的同盟,其目的當然是保護自己。

報導還說:金正恩同志再次肯定地說,北韓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願意一如既往,本著朝俄兩國條約精神,無條件支持和聲援俄羅斯領導班子爲從根源上解決烏克蘭事態而採取的一切措施。

這一立場使得北韓成爲世界上唯一支持俄羅斯發動對烏克蘭戰爭的國家。

據悉,雙方在談話中明確地表明瞭朝俄兩國領導班子的意志:朝俄兩國將本著全面戰略伙伴關係條約精神,不受任何形勢變化的影響,在堅決維護雙方核心利益、強力推動雙邊關係全面擴大和發展、不斷造福人民和開創美好未來的征程上相互緊密支持和聲援。

金正恩的一切上述言論,都是在強調朝俄同盟的牢不可破和堅如磐石,這既是對正處於戰爭狀態下的普丁的堅定支持,也是拉俄羅斯這面大旗以保護自己。這一切會產生宣傳效果,起碼對南韓和日本等國家會產生作用。

對比強烈的是,前幾天中國駐北韓大使王亞軍在平壤舉辦紀念《朝中友好合作互助條約》簽訂64週年的招待會時,北韓並無核心重要幹部前往,無論是北韓國會還是勞動黨中央、政府部門,全部是副職出席招待會。這意味著當前北韓顯然更看重俄羅斯而不是中國。而這個《友好合作互助條約》在蘇聯瓦解後,一直是唯一保護北韓的同盟條約。

北韓正在一心向北。

北韓半島局勢有新變化

同時,近期半島局勢又發生了新變化。一是川普本週宣佈將武裝援助烏克蘭抵禦俄羅斯的進攻,並設立了50天的最後期限要求俄羅斯停火,否則就經濟制裁俄羅斯,特別是繼續同俄羅斯保持經貿往來的國家。此外,前幾日召開的東盟地區論壇上還出現對北韓棄核放鬆要求的新現象,這些動向意味著:國際社會同北韓進行棄核談判時刻,即將來臨了,而北韓讓自己成爲俄烏戰爭交戰國的一方這件事,會使北韓在談判中陷入更加不利的境地。

據報道,川普本週一提出了一項旨在向俄羅斯施壓,要求其結束烏克蘭戰爭的兩項措施:向基輔輸送新武器,並稱如果50天內不能達成和平,將對莫斯科實施關稅和經濟懲罰。

一名白宮官員向美國媒體澄清說,當總統提到「二級關稅」時,他的意思是針對俄羅斯徵收100%的關稅,並對購買俄羅斯石油的其他國家實施二級制裁。美國與俄羅斯的貿易量非常少,因此二級制裁可能是最具破壞力的部分。

就俄羅斯最近國內的經濟形勢來說,美國的上述制裁如果落實,會對當前經濟已經陷入崩潰邊緣的俄羅斯構成致命的打擊,並迫使其停戰、甚至退出所佔烏克蘭領土。而北韓作爲俄烏戰爭的實際參戰一方和次要角色,對此則完全無能爲力,並可能要承擔參戰的直接後果。而且從現實來看,北韓在其周邊還面臨著美日韓三國的壓力,這種東西兩翼的雙邊壓力是北韓無法承受的。

另一個動向是,國際社會對北韓棄核的要求正在降低。

數日前,東盟地區論壇在官方網站公佈了由中、美、俄、日、韓等20多個國家參與會議的成果性檔案「主席聲明」。聲明就北韓半島局勢表示:與會各方一致認爲,應持續通過外交努力,推動恢復各方和平對話,並實現「CD”(完全無核化,complete denuclearisation)的目標,而不是國際社會過去一直主張的「CVID」(complete, verifiable, and irreversible denuclearisation,完全、可驗證且不可逆的無核化)的表述。

有分析認爲,這一變化反映出南韓政府致力於改善與北韓關係的政策取向。但筆者認爲:如果中俄兩國會接納這一變化的話,那美日韓三國的變化則極其具有象徵意義,它意味著國際社會的主要和相關國家正在放鬆對北韓的棄核要求,而這樣做的目的,只能是在爲同北韓進行棄核或凍核談判做準備,因爲對北韓放鬆要求,容易讓其合作。這種做法在策略上恐怕未必正確,但方向和目的上肯定是爲了讓北韓合作,並走向棄核或者核凍結。

美國對俄羅斯施壓和國際社會準備同北韓進行棄核談判,對已經參與烏克蘭戰爭的北韓來說,都意味著壓力和不美妙的前景。

(注:作者是察哈爾學會國際輿情研究中心祕書長、高級研究員,政策研究者。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責編郵箱[email protected]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FT中文網歡迎讀者發表評論,部分評論會被選進《讀者有話說》欄目。我們保留編輯與出版的權利。

讀者評論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