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公司治理

解釋反對票:機構投資者藉助投票理由推動公司治理改革

「投票理由」的興起,標誌着公司治理進入一個更加透明、更加重視股東互動的新階段。它不僅促使企業傾聽股東聲音,也正在重塑董事會與投資者間的關係。

過去,機構投資者在對企業董事投下反對票時,極少公開說明反對的具體原因。而如今,這種情況正在改變。附在反對票上的簡短書面說明——「投票理由」——正成爲推動公司治理改革的利器。

香港大學、布里斯托大學和多倫多大學的學者分析了2014至2022年間273家機構投資者(合計管理資產超過37兆美元)披露的近80萬條投票記錄,發現:當投資者明確解釋反對理由時,企業更願意傾聽,並據此調整治理策略。這一簡單而透明的機制,正在悄然改變全球董事會的運作方式。

越來越透明的反對票

您已閱讀10%(230字),剩餘90%(2078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明德商論

本雙週專欄是由港大經管學院的專家教授撰寫,將爲讀者提供對商業、金融、經濟和科技領域最新趨勢和創新的獨特見解。港大經管學院致力於培養一流的商業領袖和推動學術和相關研究,在亞洲導向經濟發展的世界大潮流之下,爲香港、中國乃至世界各國的發展提供不可或缺的動力。

相關文章

相關話題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