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貿易

一週世界輿論聚焦:中日歐有無可能聯手對美?

曹辛:如果中日關係改善,對日本對美外交而言,絕對是有正面作用的槓桿,而歐盟近日也就美歐關稅問題暗示將與亞洲(中國)加強合作。

在當前川普「對等關稅」引發的世界自由貿易市場前景不明的背景下,上週世界輿論聚焦了兩個核心話題:一是中國歐盟商會上週發佈報告,稱歐盟一直高度關注的「中國製造2025」沒有實現預定目標;二是上週美國與日本的關稅談判未能成功,而備受壓力的日本有意藉助中國來抗衡美國的強勢。

在中美也在圍繞關稅問題激烈博弈的背景下,本著最壞結果導向原則,對中國外貿市場來說,歐盟和日本有無可能部分取代美國市場?這一問題同樣適用於歐盟和日本。換句話說,在此輪關稅戰中,中日歐有無可能聯手對美?

「中國製造2025」的得失

您已閱讀9%(246字),剩餘91%(2422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世說辛語

我這一生都受馬克思和恩格斯在《共產黨宣言》裏闡述的全球化理念的影響,但同時國家利益又是我信奉的另一原則,這兩點成了我的寫作宗旨;而在方法論上,我則信奉「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同時我還廣泛參與中外民間外交活動,這對我的寫作收益頗大。所幸,我的專業又是國際政治,這給了我專業知識的指導。希望讀者和我成爲靈魂上的朋友。作者郵箱:[email protected]

相關文章

相關話題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