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人工智慧

有了人工智慧,學生仍需獨立思考

奧康納:生成式人工智慧爲學生提供了一條誘人的捷徑,但如果在學習階段就依賴它,學生可能無法掌握一些重要的技能。

大學生抓住人工智慧,可能跟拿著一張皺巴巴的地圖、焦慮不安的新手司機抓住衛星導航差不多——急迫的心情可以理解。

智庫英國高等教育政策研究所(Higher Education Policy Institute)一項針對英國大學生的調查顯示,今年92%的學生以某種形式使用了生成式人工智慧,而去年這一比例爲66%;88%的學生在考試中使用了人工智慧,而去年這一比例爲53%。

那麼,大學應當如何應對?我的直覺是積極擁抱這一趨勢。告訴學生,你們要跟某個AI工具(比如ChatGPT)寫相同題目的論文,打分標準是你們自己寫的版本在原創性、開創性、深刻性或準確性方面比機器生成的版本優秀多少。或者,可以直接提供AI生成的文字,讓學生改進,並識別和修正文字中的「幻覺」(hallucination)。

您已閱讀19%(341字),剩餘81%(1459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