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一項新研究,除非歐洲實行旨在確保以技術和技能轉讓換取國家援助的法規,否則它可能成爲中國電池製造商的「裝配廠」。
環境活動組織「運輸與環境」(Transport & Environment)警告稱,目前中國電池製造商與歐洲車企之間的合作過於側重短期的電池供應,而沒有任何關於知識共享的監管框架,未來可能會構成地緣政治和安全風險。
「運輸與環境」高級主管尤利婭•波利斯卡諾娃(Julia Poliscanova)表示:「我們可能又會用10年或15年時間來嘗試,然後又失敗,出現像北伏(Northvolt)一樣的公司。或者我們可以(得益於)某個領域的專業知識並用來快速追趕,就像中國人在過去20年所做的那樣。」
您已閱讀16%(302字),剩餘84%(1580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