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展望2025

2025展望:中國如何重啓經濟?

梁巖:中國亟需參考上世紀末本世紀初的經濟政策;在國家安全和公共服務之外的領域,阻斷「看得見的手「對經濟的」反覆折騰「。

2024年9月以來,中國政府管理經濟的模式出現了重大變化,從專注供給驅動向增加需求側管理轉變。而近期剛剛結束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更是把提振消費排在了2025年各項工作的首位。近期以來,市場的信心有所恢復,股票市場明顯反彈,而經濟基本面也略有改善。在中國經濟經歷房地產調整導致的持續下行之後,需求側管理是否就是重啓經濟循環的關鍵?

筆者以爲,在當下產業政策主導、政府對經濟的微觀干預無所不在的模式下,無論是供給驅動還是需求刺激的經濟模式恐怕都不利於經濟重啓。經濟循環的健康運轉既需要需求引導供給,也需要供給創造需求,而實現它的基本前提是市場可以充分出清。中國亟需參考上世紀末本世紀初的經濟政策,尊重市場對資源配置的決定性作用;在國家安全和公共服務之外的領域,阻斷「看得見的手「對經濟的」反覆折騰「,才更有利於經濟走上可持續復甦之路。

供給爲什麼不能創造需求?

您已閱讀11%(375字),剩餘89%(2997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