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巴西

巴西學者Steenhagen:從電動車到關鍵礦產,中國與巴西的機會視窗

Steenhagen期待金磚國家合作走向制度化,中國產能滿足巴西電動車需求,並表示巴西不會選邊站,在採礦領域會保持自主權,擴大中巴礦業合作。

【編者按:本文爲作者「『一帶一路』百人百訪」系列的最新一篇。】

石昊(Pedro Steenhagen)是復旦大學國際關係與公共事務學院國際政治專業博士研究生,獲中國國家留學基金委全額獎學金。作爲「觀中國」(Observa China)發展總監、中巴關係及葡語工作組組長、《GGN》地緣政治觀察站政治評論員,他擁有里約熱內盧天主教大學國際關係學院(IRI/PUC-Rio)國際政治分析與管理碩士學位、克里奧國際學院國際關係以及法律和社會學專業學位、里約熱內盧聯邦大學國家法學院科學系(FND/UFRJ)學士學位。除這些經歷外,他還曾擔任米納斯吉拉斯聯邦大學(UFMG)的客座講師、Getulio Vargas 基金會(FGV Direito Rio)「巴西-中國研究中心」和金磚國家政策中心的研究員,並作爲阿威羅大學亞洲研究中心客座研究員。他的最新著作包括論文《例外的倒轉:從政治角度看澳門特別行政區的建立》(《葡萄牙歷史電子雜誌》,2024)和《中國與「一帶一路」倡議:巴西的看法》(FGV Direito Rio, 2023)。

以下是訪談實錄:

您已閱讀6%(473字),剩餘94%(7083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資本與國家

王英良,復旦大學國際政治經濟學博士,中開國際事務(NEIA)研究部創辦部長,「百人百訪」全球高級對話欄目主創人,主要研究領域包括中美政商關係、跨國公司、產業投資與國家競爭等,自2021年5月起成爲「FT中文網專欄作家」。

相關文章

相關話題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