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未來,共生永存-可持續發展

中國的非洲「小而美」項目尚待披荊斬棘

劉爽、王燁:兩位氣候融資專家認爲,儘管投資者的謹慎和成本問題可能阻礙中國在非洲的可持續發展項目,但新的激勵措施或許可以幫助其克服障礙。

今年九月,在北京舉行的中非合作論壇(Forum on China-Africa Cooperation,簡稱FOCAC)上,中國對非洲做出了新的承諾,包括支持「小而美」民生項目,併爲可持續能源項目提供資金支持。自2019年以來,中國逐步倡導」小而美」的理念.所謂「小而美」項目,是指規模較小、風險較低的海外基建項目,這也可以被視爲是在某些大型項目面臨財務和環境挑戰時的一種新的投資理念。

不過,這些規模較小的項目雖然有很大的發展潛力,但中國投資者對海外市場的態度卻越來越謹慎。監管力度加強和避險情緒加劇推高了交易成本。換言之,無論項目規模如何,項目開發流程並未發生太大變化,這導致小規模投資的吸引力降低。

中非合作論壇在制定中國對非投資策略方面繼續發揮著關鍵作用,並承諾支持較小規模的可持續項目。今年發佈的行動計劃強調,要爲非洲中小企業提供融資支持,更好地發揮保險的作用,以及支持當地製造業產能。

您已閱讀15%(396字),剩餘85%(2235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