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房地產

「房屋養老金」應該長什麼樣子?

聶日明:房屋養老金(或者大修儲備金等)對於所有住宅都是極其重要的,但這並不意味著應該由政府來主導。

8月23日,住房城鄉建設部有關人士在新聞發佈會上表示,將研究建立房屋體檢、房屋養老金、房屋保險制度,以此應對長期即將出現的房屋安全問題。目前,上海等22個城市正在試點。此新聞一出,立即引爆輿情,質疑重複收費、表示無力承擔的情緒充斥社群媒體,住建部不得不快速澄清,房屋養老金將由個人賬戶和公共賬戶兩部分組成,個人賬戶是現存的業主繳存的住宅專項維修資金,公共(統籌)賬戶則通過地方財政、土地出讓金等方式籌集,「不需要居民額外繳費」、「不增加個人負擔、不減損個人權益」。但這個回應並沒有平息公衆的疑慮。

維修保養是降低住宅折舊速度的關鍵

住宅是一項不動產,包括固定資產、汽車、基礎設施在內的絕大多數資產,都需要維修養護,維修養護的水準會直接影響資產的折舊。養護的好,折舊的慢,設計壽命50年,但使用100年也沒問題;但維修養護的不好,設計壽命50年,實際上使用30年可能就開始搖搖欲墜。住宅是絕大多數中國家庭資產佔比最大的單項資產,傾盡家庭積蓄並且揹負二三十年貸款買的房子,貸款還沒還完,房子卻被劃爲危房,會重創家庭財務。

您已閱讀8%(456字),剩餘92%(5529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浦東來信

聶日明,上海金融與法律研究院研究員,經濟學博士,先後畢業於浙江大學、復旦大學,長期從事公共政策研究,主要關注中國政治與經濟、商業創新。本專欄旨在以歷史和全球化的視角理解中國政治與經濟發展。微網誌ID@聶日明。

相關文章

相關話題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